积极预防水稻褐斑病

August 12, 2013 17:50

(宝恒)水稻纹枯病是目前水稻真菌病害中仅次于稻瘟病的第二大严重病害,可导致水稻枯萎,降低产量。该病还会导致稻谷空心、碾米破碎,降低稻米品质。目前全省近9000公顷水稻受到纹枯病侵染,其中夏秋稻7913.3公顷,冬春稻899.6公顷。

水稻开始抽穗后,安城县夏秋稻产区就零星出现了纹枯病。唐城乡8村的杜氏花女士说:“目前我家三亩稻田正值抽穗期,看到叶鞘上出现深色椭圆形斑点,我就知​​道稻田得了纹枯病。不过,因为有人告诉我这种病症状较轻,不需要喷药,所以我没有喷洒农药,只是增加了钾肥的施用量。”

本季,安城县种植了近1.3万公顷夏秋稻。夏秋稻的集中种植期为7月26日至8月4日,冬春稻正处于分蘖末期。夏秋稻开始抽穗时出现纹枯病,近一周以来,病害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已有超过1000公顷稻田受到纹枯病侵染,主要集中在唐城、鸿城、和城等乡,尤其是在种植密度高、氮肥施用量大的稻田。目前,安城县正指示植物保护站和各乡重点监测、调查和划分每处病害区域和每株稻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仅在病害严重到需要喷药的程度时才进行喷药,避免过早或过大范围喷药,以免造成浪费和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Yen Thanh 非常注重农药管理,只在特定区域内使用针对每种疾病的特定农药,以提高预防效果。



宜禄县的农民喷洒杀虫剂,以防治夏秋季水稻病虫害。照片:PV

在奠州县,稻田自水稻分蘖抽穗以来就出现了纹枯病。然而,据奠州县植物保护站站长黎世孝先生介绍,近两周来,新发病率显著上升。今年夏秋两季,奠州县种植水稻超过9000公顷,其中约三分之一种植了康丹18号和VT-NA2品种,目前正处于抽穗期;1000公顷种植的BC15品种正在开花;GS9、Nhi Uu 838和986等品种也已开始大规模开花,这些品种均易感纹枯病。目前,受纹枯病侵染面积已超过835公顷,其中50公顷为重度侵染区,集中在奠吉乡、奠原乡、奠泰乡、奠东乡等地。经检查,植物保护站建议对超过75公顷已达到喷药阈值的病斑进行喷药。目前,侵染面积仍在增加,但增幅不大。

据省植物保护厅统计,截至2013年8月初,全省受感染面积已增至近9000公顷。该病害在全省各地爆发并造成损害,但主要集中在安城县、清章县、奠州县、南丹县等地。截至目前,全省已对近6000公顷土地进行了防控,但病害仍在蔓延。该病害的普遍发病率为3%~5%,高海拔地区发病率高达30%~40%,尤其病害面积和发病程度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水稻纹枯病在温度24-32℃、湿度饱和或降雨量大的条件下发展迅速。目前,该省已开始降雨,稻田水分充足,这为病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水分充足、种植密度过高的稻田中。同时,夏秋稻目前正处于抽穗至蜡熟期,这是病害高发期。因此,各地和民众需要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据省植物保护厅植物保护司司长郑石林先生介绍,褐斑病的发生发展与田间水分状况和施肥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农民施用过量氮肥、多次施肥或为了促进水稻穗形成而延迟施肥,则会导致褐斑病发生并加剧,因为过量的氮肥会使水稻植株生长密集,增加稻冠层内的湿度和空气流通,从而有利于真菌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因此,尤其是在氮肥施用过量的稻田中,必须施用钾肥以平衡肥料用量,促进水稻植株生长,降低病害感染率。同时,水位不宜过高,以免病害迅速蔓延。此外,杂草丛生的稻田,如水葫芦、西洋菜、蒌叶等,也容易遭受严重的病害侵袭,因为这些杂草不仅是褐斑病的次要寄主,还会增加稻田湿度,为病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加剧病害的危害。

目前天气多雨,空气潮湿,有利于病害的持续发展和危害。必须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因为如果任由病害肆虐,造成叶片和穗部损伤,将严重影响产量。

据植物保护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该病害的程度和范围将持续扩大,尤其是在氮肥施用量高的密植稻田中受害更为严重。各地需重视,对于感染率达到10%以上的稻田,应指导农民使用以下药物进行防治:Valydacin 3-5L、Cavil 50SC、Vida 5WP、京岗美素 5-10 WP 等。对于病情严重的稻田,应在首次喷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


富香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积极预防水稻褐斑病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