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莱的“聪明”一词

DNUM_ADZAIZCABF 10:26

(Baonghean)——如果有人主观地认为义安人都是“大嘴巴”(粗暴地),那么胡光莱绝对是个例外。除了在国际新闻评论中需要强硬语气的时候——在这个领域,他几乎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名字,即使在出任河内市委宣传部长之前甚至之后,胡光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位沉稳、从容的演讲者,既有长期在军队环境中服役的严肃和得体,又有阅历丰富、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深谙人生诸多不公之事的成熟稳重……

相关新闻



胡光莱是一位著名的国际新闻评论员,我大学时代非常崇拜他(因为他经常来我校新闻学院讲课),如今他担任河内市委宣传部部长,值此纪念河内市宣传工作传统日(1930年8月1日-2015年8月1日)85周年之际,我见到了他。我意识到这位前记者……“吃”了不少苦头!因为除了祝贺的花束,有时他还要听……诗歌。而诗歌,尤其是那些歌颂个人、真人真事(!)的诗歌,如果直接对着原文朗读,往往……很难读好。我恐怕会对他非常失望,如果他以后也像我遇到的某些“办公室官员”一样,拍着大腿夸赞诗歌好,让业余诗人更加激动,那就“大危险”了!幸运的是,他选择的方式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过失望或打击“诗人”的兴趣,也不会太过浪费自己的时间。

Nhà báo Hồ Quang Lợi. Ảnh: Internet
记者何光来。照片:互联网


这就是你的职责吗:在说话或写作之前,你必须先倾听,即使是那些不容易倾听的事情。我认为何光莱很聪明。他写得聪明,说话聪明,做事聪明,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聪明却不给人留下聪明的印象,因为他的言行仍然温暖、亲切、真实,他适度地“调节音量”,谨慎地使用词语,以免打扰听众,也避免给自己添麻烦。

我曾在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系听何光莱的讲座,从他那里学到了一堂新闻学的课,至今仍受益匪浅。这就是标题的艺术——这位著名国际评论家的一大优势,不仅在于他引人入胜的文笔,更在于他高瞻远瞩的眼光。“海湾——战争之剑已出鞘”——这个“经典”标题(因为后来被他的许多同行在类似情况下“借用”),让他在首届国家新闻奖上脱颖而出,可以说是何光莱“技艺”的巅峰之一。因为,当他那篇“敏感”的文章发表时(写于1991年1月15日,1991年1月16日发表在《人民军报》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直到一天后才爆发。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标题,不仅因为它的预测大胆而自信,更重要的是,它很巧妙:这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战争是否发生),文章作者都不会……错。而新闻报道,有时候,比不犯错更有意义!

我也巧妙地认识了何光莱——他依然是他,只是故事里的另一个他,在他职业之外。当时,一位女记者问了他一个难题:“你有没有想过,爱与不爱、爱生活和爱一个人,是有界限的?你经常‘爱上’女人吗?” 他回答得非常“顺口溜”,说:“我并不比那些懂得爱——爱生活,爱女人——的人强。” 就是这样!一个简短的答案,却包含着许多含义,可以以任何方式理解,而且重要的是,它满足了双方的需要:“主人”无处可寻,而其他“不可能的任务”(如果有的话,如果愿意的话)仍然可以找到一丝“隧道尽头的光明”(?)。

正因为胡光莱的“本领”二字(其最重要基础是深度和专业),河内市委才五次(他虽然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的作家,却依然热爱自己的职业)“召他去帮助国家”。这还是史无前例的:一个甚至还没到党委级别的人,第一次被邀请担任市委宣传部部长,而且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升龙千年庆典——河内,一个扩张的河内——更加充实、更加宽广,但也更加纵横交错、更加繁杂……

原来,宣传部跟乂安人有缘:从河内市委宣传部部长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博士阮世琪),都是“乡下人”。“我觉得只是巧合,巧合往往会带来有趣的感觉。就像以前河内作家协会主席(作家胡英泰)和河内记者协会主席(我)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人(琼多-琼琉-乂安),那又怎么样呢……”胡光莱笑着说。

这位国际评论员并不认为自己“聪明”。如果真要说的话,他只是善于学习:“义安人通常直率、坦诚、真诚。这对于需要说话的职业来说,也是一种‘合适’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懂如何‘调节音量’,在义安,你可能会被认为难以倾听!而‘调节音量’的艺术,要想运用得当,也必须学习……”——他说道。

Nhà báo Hồ Quang Lợi (trái) trong lễ ra mắt cuốn sách “Thế sự và mắt nhìn”. Ảnh: Internet
记者何光莱(左)出席新书《世界与眼睛》发布会。图片来源:互联网

当然,一个对世间万物、对世界每个角落,甚至从未涉足过的地方都了如指掌的人,有时却无法解答在自己家乡、在自己的国家里出现的问题。比如,这么多年来,他都不知道在1978年西南边境战争中牺牲的弟弟的坟墓在这片广袤的S形土地上究竟位于何处;他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在找到弟弟的坟墓后,仍不愿将他的遗体带回故乡……答案当然最终就在眼前,但为了找到答案,他和亲人们不得不在一片痛苦的土地上跌跌撞撞。而这些痛苦,是无法言喻的!

但仅凭这一点,我就想(效仿他)去实践一下评论:在这个时候做宣传老师,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如果说曾经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拥有相同的意识形态、相同的思维方式、相同的代际包袱(有时只需要一首歌来吸引注意力,或者一本书放在床头),那么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风起云涌的今天,每个网民似乎都同时是一个“思想家”、一个无所不知的“评论员”,或者至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幻想。因此,如何说得让那些“无所不知”的人觉得有道理、听得顺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技巧”二字。

但我知道,胡光莱除了打“字球”之外,还踢足球——这项需要力量和灵活性的“王者”运动。

据说,宣传部和乂安人有缘:从河内市委宣传部部长胡光莱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博士阮世琪),个个都是“乡下人”……


阮黎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何光莱的“聪明”一词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