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让人走下坡路,没有刹车”
50年来,胡志明主席关于“提高革命道德,战胜个人主义”的论述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50年前,在我党成立39周年、深受越南人民爱戴的胡志明主席也步入79岁春秋之际,他写下了著名著作《提高革命道德,战胜个人主义》,旨在作为全党的学习材料。
![]() |
教授,黄志宝博士。 |
五十年的历史进一步证明,“个人主义”使人腐败堕落,迅速走下坡路。因此,以勤俭廉洁、公道自利、无私奉献为人生准则,加强全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政策教育、党员道德义务教育等,是践行胡伯伯教导、坚守革命道德、破除个人主义的指引。
50年前,胡志明主席在1969年2月3日《人民报》头版上撰写了《弘扬革命道德,扫除个人主义》一文。最初起草提纲时,胡志明主席就将其命名为《扫除个人主义,弘扬革命道德》。他也没有使用“反个人主义”的字眼,而是明确提出“扫除个人主义”。
他认为,个人主义就是: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求“人人为我”,只想“人人为我”。怕吃苦耐劳,贪污腐化、堕落浪费、奢靡之风盛行。贪名利,好权位,好权势。傲慢自大,不尊重集体,轻视群众,独裁专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远离群众,远离实际,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盛行。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拒绝学习进步……这些表现都凸显了党的建设和整顿中“建设”和“战斗”的任务。这是我们党在建设和训练过程中始终关注的问题。
原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高级讲师、教授、博士黄志宝强调:个人主义腐蚀人心,使人不断堕落:“如果党堕落堕落,这是胡志明主席执政期间最大的担忧。那么,为什么胡伯伯要集中精力打击官僚主义、腐败,更重要的是打击内部入侵者和个人主义呢?只有廉洁的党才能强大,廉洁是革命道德的先决条件。”
50年来,胡志明主席“加强革命道德,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党建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干部行动和学习的座右铭。他指出,为抵制腐败苗头、克服个人主义,我党必须努力加强全党共产主义理想、党的路线政策、党员道德义务教育。我们必须把勤俭廉洁、正直廉洁、公道正派、无私奉献作为立党之道。这必须成为建设廉洁坚强党的核心基础。
新闻传播学院胡志明思想系原主任、副教授阮国宝博士认为:政治思想教育、自我批评和批评是党建和整顿工作的核心和持续任务,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党员身居高位,他们的理想淡化,背离理想目标和个人主义,其后果将难以预料。
“理想和政治启蒙的问题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弊端层出不穷,个人主义盛行,生活方式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追逐金钱。或者正如四中全会所指出的:追求名利、头衔和权力。这些东西很容易被腐蚀。如果我们没有立场,没有勇气,不培养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很容易被腐蚀。”——阮国宝副教授说道。
副教授,Nguyen Quoc Bao 博士。 |
半个世纪前,他就以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敏锐,对个人主义发出了警告——这是造成广大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道德、生活方式堕落、“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个人主义表现为极少数干部党员的贪婪、自私、争权夺势、嫉妒等等,而现在它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广大干部党员,特别是那些有地位、有权力的人中间,形成“同时性”和“继承性”。过去小利益是为了个人利益,现在则是大利益,惠及整个群体。
前国会文化、教育和青少年委员会副主席阮越竹博士表示:“每个党员都要自我反省、教育、培养,清除个人主义,反对‘自我演变’和‘自我转化’。落实好十二届四中全会决议的四项举措,是践行胡伯伯教导、坚持革命道德、清除个人主义的指引。”
“道德和作风的堕落就是‘自我演变’,不是言论上的演变,而是行动上的演变。党员不再发挥带头作用,不再是生活中的模范,不再是好人,这就是‘自我演变’。显然,廉洁自强是从根源上打击自我演变的最深刻的措施。”——阮越竹先生分享道。
回顾50年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胡志明关于建党整党的思想——“提高革命道德,铲除个人主义”——对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反思党在建党整党工作中提出的紧迫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他提出的思想不仅对当时具有警示意义,而且对当前也具有警示意义。这是时代意义,每个党员都应该深刻领悟并自觉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