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关注收入增长标准

December 18, 2014 09:10

(Baonghean)-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发展计划的核心标准之一,影响着许多其他标准。然而,对于许多地方来说,实现这一标准并不容易,因为农业生产仍然严重依赖自然条件和市场不稳定……到目前为止,全省431个乡中只有102个乡达到了这一标准。

Kiểm tra mô hình trồng cây cỏ ngọt tại xã Nam Sơn - huyện Đô Lương.
检查 Do Luong 县 Nam Son 公社的甜叶菊种植模式。

根据政府总理2013年2月第342/QĐ-TTg号决定,决定修改国家新农村建设标准中的若干标准,将2015年中北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标准(标准10)定为1800万越南盾以上,2020年定为3500万越南盾。

把收入标准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标准中最重要的领域,近年来,在省的支持下,地方一直优先安排投资资金实施计划和项目,促进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农村建设计划的投资资金总额(动员人民力量和整合计划)达15,3740亿越南盾;其中,对生产和畜牧业项目的直接支持资金达24,100多亿越南盾……同时,自2013年以来和2014年前几个月,全省为农村工人开办了394个职业培训班;根据1956号决定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村工人总数为12,687人;两年(2013年、2014年)用于支持农村工人职业培训的预算达2,700多亿越南盾。

许多地方已经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模式。生产中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农作物和牲畜的生产效率和产量,降低了成本,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2.89%下降到2013年的13.4%,预计到2014年底将下降到10-11%;贫困发生率每年平均下降3.02%,贫困户数量每年减少2万户,据统计,2014年义安省人均收入达到1500万越南盾。

总体而言,情况确实如此。但从2013年至2015年实施非关税措施(NTM)的乡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所有地方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向来转变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该省大多数乡镇起点较低,以纯农业为主,农业劳动力比重较高,经济发展条件依然困难,增收减贫并非易事。

南山乡是杜良县山区的一个纯农业公社。全乡128公顷双季稻田中,30多公顷只能种植单季稻,由于梯田性质,无法种植夏秋作物,灌溉水源完全依赖天气。除了土壤质量差之外,34公顷专门种植花生和玉米的肥沃土地的产量也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例如,2013年冬季作物,该公社每亩仅产150公斤,春花生产1.1公担,而全县玉米平均产量为200公斤,花生产1.5公担。即使是最高产量的春稻,年产量也只有 60 - 62 公担/公顷,而邻近的 Dang Son 乡则低 6 - 8 公担/公顷……

南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仲夏表示:目前,该乡人均年收入仅为1230万越南盾。为了尽快完成新农村建设计划,帮助人民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该乡尝试了许多新的经济模式,例如与亚洲甜菊公司共同投资的甜菊种植模式,以及2012年春季西瓜种植模式,但均未成功。目前,当地人民的主要收入仍然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因此,2015年人均收入增至1800万越南盾的目标很难实现。

兴元县6个公社之一,已于2015年登记完成新农村建设,但兴富公社的收入标准尚未达到标准,人均收入为1650万越南盾/年(2014年中北地区新农村收入标准为1700万越南盾)。兴富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文义先生说:“全乡有130公顷水稻田和30公顷香料田,主要种植香料。这些土地地势低洼,壤土较厚,因此多达120公顷的水稻田无法生产冬季作物。4、6、7村剩下的10公顷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和红薯。全乡从只能生产一季水稻开始,平均每公顷产量60-62吨,到现在每年总产量达到7800-8000吨;玉米和红薯种植面积不足10公顷,产量微乎其微。目前,全乡共有水牛和奶牛450头,但由于饲料不足,饲养条件并不理想。”来源和禁止放牧区域...”。

截至2014年11月,全省新农村建设指标达标率19/19的乡有24个(其中17个乡有决议),达标率15的乡有68个,达标率10-14的乡有140个,达标率3-9的乡有157个。经过三年实施,除总体规划、邮政、电网、学校、政治社会组织体系、国防安全等指标达标率较高外,还有一些指标达标率较低、达标难度较大,如收入、交通、生产形态等……据省新农村建设协调办公室评估,收入、创造就业、劳动力结构等指标对全省乃至地方都是挑战。根据计划,到2015年,全省将有20%的乡(87个乡)达到NTM标准,为到2020年50%的乡(216个乡)达到NTM标准奠定基础。然而,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87个乡中仍有29个乡未达到收入标准。目前,省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在研究淘汰未达到标准要求的乡,并继续增加符合条件的乡,力争在2015年实现20%的乡达到NTM标准。

增收被认为是难以一蹴而就的问题之一。要完成增收目标,除了地方政府的努力外,每个人自身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此外,地方需要将农业发展与加工、服务业结合起来,并吸引产业投资,逐步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收入更高的行业。理论上,这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按既定目标完成,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多层次、多部门以及民众自身积极参与,共同寻找合适解决方案的问题……

玉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更加关注收入增长标准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