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朱仲玄和有关义安人民的文学作品

副教授,丁智勇博士 August 24, 2024 10:43

编者按:在众多杰出的特约撰稿人中,致力于伴随《义安报》发展历程的文学、历史和地理研究专家朱仲玄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生于1932年1月19日;因年老体衰,于今日(2024年8月24日)00:05逝世。

谨向研究员朱仲玄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义安报》刊登一篇关于他生前研究成果的文章。该文章由副教授丁智勇博士撰写。

ba h
研究员朱仲玄

朱仲玄是一位居住在义安省的散文作家,专门创作关于红河与林山地区名人的故事。时至今日,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默默耕耘,创作并持续出版新作。

朱仲玄一生著述颇丰,至今已有十几部作品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其中,就其短篇小说而言,值得一提的是:《仙村故事集》(金东出版社,河内,1980年)。(1);小说《天才之母》,河内妇女出版社(1991年)(此书曾多次由义安出版社、顺化出版社再版……)接下来是短篇小说《胡志明从克里姆林宫到北坡洞》,义安出版社,2009年;短篇小说《胡伯伯两次回乡》,义静出版社(1987年);短篇小说《红色村庄》,讲述苏联在义静的经历,河内青年出版社,1982年;短篇小说《青年胡志明》,义安出版社分别于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再版;短篇小说《山顶上的粉色》,讲述越共中央总书记黎鸿峰的故事,义安出版社,1987年和1992年;短篇小说《沙田炸弹声》,讲述烈士范鸿泰的故事,金东出版社。 1993年出版(本书于2000年由义静出版社再版,书名为《燕子报春》);小说《大导师的眼睛》,描写明朝抵抗时期(1418-1428年)阮喜将军的故事,义安出版社,2004年出版(本书荣获义安文艺协会2005年胡春香奖);故事《阮公竹——其人其事》(荣获1993年越南文艺协会全国委员会奖);故事集《潘佩珠》(荣获1997年越南文艺协会全国委员会奖)。

关于胡志明主席的家乡、家庭背景和童年,他写了几本书,一些读者认为这些书构成了关于胡伯伯童年的“三部曲”:《森村的故事》、《天才的母亲》、《青年胡志明》。

tải xuống (1)
研究员朱仲玄撰写的关于胡志明童年的“三部曲”书籍。

朱仲玄的创作热情和愿望在于描绘胡志明主席青年时期的生活,他经历了国家遭受的种种苦难和破坏,之后成长为一位胸怀大志、致力于拯救国家的伟人。作为一位在故乡义安长大的作家,朱仲玄对当地历史、胡志明主席的家族和亲属都非常了解,这使他拥有诸多优势。他深知胡志明主席的个性与他的故乡义安有着紧密的联系,义安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曾与外敌作战。这也是朱仲玄笔下关于胡志明主席的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在《从克里姆林宫到北坡洞的胡志明》一书的“导言”中,义安出版社写道:“朱仲玄先生因其关于国家名人的作品,特别是关于胡志明领袖的家庭背景和生平的作品,长期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和尊敬。如今,《青年胡志明》一书记录了胡志明领袖从出生到离开巴黎(法国首都)前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园——俄国求学,再到远赴东方为祖国服务的生平。”(2)

最近,老东出版社和河内智书店将两本书合并出版:《森村的故事》和《胡志明叔叔两次回乡探亲》。(3)同一作者的几部作品合并成一本,书名仍为《森村的故事》。出版社在“引言”中写道:“……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伟大的胡志明主席的榜样、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物形象,新越书店与劳动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了《人格与生活修炼书架》。该书架共十册,其中包括新近合并的《森村的故事》。”

朱仲玄在阅读了关于世界无产阶级领袖的书籍后(4),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如何让胡志明主席——这位越南的伟大儿子——为全世界的劳动人民所熟知?为此,他倾注了自己微薄之力,致力于这项伟大而意义非凡的事业。外文出版社(现为吉奥出版社)将他的多篇文章和书籍翻译成法文、英文和中文出版,例如:发表于1980年5月《越南研究——义静省简介》的文章《胡志明主席的故乡》;以及分别于2009年、2014年、2015年、2017年等出版的书籍《胡志明家族的故事》。

tải xuống
研究者朱仲玄撰写的关于义安人的作品

朱仲玄的文风简洁明了,意象丰富,充满诗意。他常常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顺应时间的流逝。就连他的书名也简单易懂,例如《森村的故事》、《胡伯伯回乡》、《青年时代的胡志明》……

朱仲玄也是一位密切关注政治和时事的作家。他的许多关于胡志明主席的书籍都被公立学校选入教材。著作包括《森村的故事》和《胡志明主席与武元甲将军》(故事集),由河内通谭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5)2017年,该书由国家政治出版社——真理出版社再版,作为干部和党员的学习资料……

朱仲玄的优势之一在于他精通法语和中文,这在撰写有关名人的文章时,即使在现代,也便于查阅文献。他的作品包括《阮公竹——其人其业》、《阮公竹——诗歌与人生》、短篇小说集《潘佩珠》、《阮攸写金桥的故事》……诗人石贵和副教授黎伯汉在他们关于朱仲玄作品的文章中都提到了这一优势。

诗人辉根在《阮攸写金云霄记》一书的“序言”中(6)评论道:“阅读此书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我们仿佛能清晰地看到阮攸人格、灵魂和诗歌精神的逐步形成。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阮攸在时代起伏中内心的激情澎湃,感受到他在英雄世纪的震颤中自我塑造的智慧,而这英雄世纪最终以痛苦告终。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朱仲玄对年轻的阮攸成长的黎朝至郑氏时期进行了清晰的描绘;作者将西山运动在社会中的运动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巨浪翻滚,回声震天,令阮攸的灵魂感到迷茫。我们得以重温碧桥坊优雅奢华的氛围,那里曾是一座小镇。”在阮祚的兄长、总理阮汗的住所,我们多次跟随“昭湾”(7)的脚步,前往他母亲的故乡京北,欣赏官贺歌舞表演,感受青年男女的林节盛况。之后,我们又回到天田,前往长柳,聆听维歌、丹歌与阮祚一同吟唱……从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升龙到优雅抒情的故乡,所有这些文化艺术传统都塑造了阮祚卓越的审美特质。此外,在书中(8),我们也能看到阮祚的人文思想在其人生起伏中逐渐沉淀。总之,在许多段落中,作者帮助我们从内心深处去观察、去感受《金云翘传》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精神。

朱仲玄已近90岁高龄,但他依然热情勤奋地进行创作,继续为乂安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尤其致力于向全国人民弘扬和传播乂安人民和文化的传统之美。

笔记

(1)本书曾多次由河内及其他地区的出版社再版。近期,劳动出版社与河内丹智书店合作,将本书与同一作者的著作《胡志明市两次回乡》合印。新书也名为《森村的故事》,于2017年、2020年等年份大量印刷。

(2)出版商说明,《从克里姆林宫到北坡洞》一书,义安出版社,2000年,第6页。

(3)本书于1987年由义安出版社首次印刷。后来又由其他几家出版社再版。

(4)这些书都是河内青年出版社(TN)印刷的,内容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

(5)本书由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与文学出版社(河内)于2019年联合出版。本书在“出版说明”中写道:“为落实中央宣传部向各乡、坊、镇提供书籍的项目,并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弘扬爱国传统,继续推进‘学习和效仿胡志明思想、道德和风格的运动’,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与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胡志明主席与武元甲大将》一书。”引言继续写道:“本书讲述了胡志明主席与武元甲大将之间亲密关系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武元甲大将与胡伯伯关系日益密切的里程碑事件,以及胡伯伯在发掘国家人才方面的卓越远见。”

(6)朱仲玄著,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91年出版

(7)阮攸的名字在家族中,因为他是第七个儿子。

(8)“Doc”意为贯穿(Nghe方言)。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朱仲玄和有关义安人民的文学作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