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11月23日上午,农业农村发展部人事组织司和新农村地区协调中心与义安省农业农村发展厅协调,组织召开“中北部地区新农村地区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组织人事司副司长、新农村发展协调中心代表阮春安先生。义安省方面,有农业与农村发展厅领导以及省内各部门、分支机构、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代表。

中北部地区是全国较为独特的区域,其六个省份均拥有海岸线和边境线,地形多样,东部为沿海平原,西部为山区。到2024年10月,该地区将有1111个(占1380个)乡镇达到国家交通管理(NTM)标准,占乡镇总数的80.5%;其中,304个乡镇达到NTM先进水平,占22%;61个乡镇达到NTM示范水平,占4.4%。
整个地区共有39个区级单位被总理认定达到标准/完成了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中北部地区拥有1666个三星级及以上的OCOP产品(占全国产品总数的11.7%)。
在会议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组织人事司副司长阮春安先生强调:在建设新农村地区的过程中,国家整体以及中北部地区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挑战之一是参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问题。
然而,实际上,从一线工人到职员、经理和基层领导,该领域的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有限,尤其是在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能力方面。

在会议上,包括义安省清章县、清化省绍化市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就当地新建农村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汇报。清章县领导表示,当地目前农业领域缺乏高素质人才。
根据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统计数据,清章县参与新建农村地区建设的人员共计3554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0.67%;大专学历人员占1.02%;初中及小学学历人员占12.9%;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占52.9%。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主要分布在村、乡和公社等基层单位。

除了地方层面,高校也反映了在农业领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具体而言,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高校农业、林业和渔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仅占总入学人数的不到2%。这些专业的院校每年往往只招收不到规定招生名额的50%,而且录取标准也往往低于最低标准,导致新生质量普遍偏低。
企业也对当前农业领域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自己的看法。其中,高科技企业招聘难度最大,因为它们需要对候选人设定诸多要求和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建设专业技能培训和培养的成效,农业农村部组织人事司要求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地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各级干部培训机制和政策,以满足新型农村建设的要求;创新培训辅导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到新型农村建设典型地区实地考察的时间……

对于省级和区级干部:允许他们参加符合2026-2030年规划要求的农村新知识强化培训课程。对于乡级干部和公务员:补充并有效利用投资资金开展乡级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活动,特别是偏远、孤立、特别困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乡级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活动。
对于村级干部:必须对村级干部进行更新换代,以应对未来工业4.0时代的挑战。要切实落实针对非专业村级干部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开设培训课程,提高村级干部履行职责和开展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