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大佛像不等于仁慈!

顺化映 July 17, 2019 16:12

(Baonghean)- 大多数主要宗教都重视对其创始人雕像的崇拜。佛教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将崇拜释迦牟尼佛和诸佛菩萨作为主要仪式。佛像在寺庙中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

随着世界各地的佛教寺庙越建越大,佛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宏伟。

其实,佛教徒只供奉一位佛,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南传佛教的寺庙、托钵寺、部分禅宗寺院以及北传佛教的寺庙,都供奉释迦牟尼佛。此外,大多数北传寺庙(信奉大乘佛教)也常常供奉许多其他的舍利像。一是出于佛教徒的信仰,会向寺庙供奉许多佛舍利像,强迫住持供奉,以祈求弟子们得到庇佑和幸福。

二、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北传佛教寺庙,除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外,还供奉西方三圣、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三宝像,供奉历代祖师,供奉全罗南道佛母、监察使等。中国、越南古代寺庙还供奉大势至佛母、玉皇大帝、南无阿弥陀佛、北斗七星、十方王等……

少数佛塔供奉观世音菩萨三宝,有的佛塔供奉弥勒佛三宝(十方三宝),越南本土宗教与佛教有联系,如土安教供奉“红布”,和好教供奉“棕布”,土安教的佛塔供奉释迦牟尼佛但没有释迦牟尼佛像,其他佛菩萨亦同(称供奉无为)。

简单概括一下,在佛教中,佛像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佛教发达的国家,寺庙往往是佛像博物馆。印度、尼泊尔、老挝等国家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佛教徒视佛像为神圣之物。因为他们供奉佛像,铸造或建造佛像时,倾注了他们所有的思绪、情感和愿望。对他们来说,见佛即见佛,站在佛像前即站在佛前。供奉和建造佛像,是佛教徒表达对宗教虔诚的一种方式。

这尊十二臂观音像被认为是宝塔中最古老的雕像之一,它反映了宝塔的形成故事,也体现了巴布塔与位于波山乡(Do Luong)的供奉魏明王李一光的瓜山寺之间的密切关系。图片由文化部提供。

同样出于这个理念,新建的佛塔数量不断增加,后来的佛塔总是比之前建造的更大、更宏伟。随之而来的是同样巨大的佛像的诞生,这些佛像高达百米以上,用于供奉佛陀舍利,并雄心勃勃地将这些地方打造成具有区域地位的精神中心,创造这个纪录,那个国际纪录……

塑像建寺,对宗教修行者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行。但“佛在心中”。佛教的教义自始即如此,并将在未来数千年继续如此。

“大庙、大佛像只是手段而已,重要的是修行者的德行,最重要的是修行者的心……”

越南佛教僧伽最高僧王——尊贵的释普图

然而,当某个地方的寺庙建造者都雄心勃勃地想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和“世界上最高的塔”时,这个看似真实的事实已经有些消失了!

他们显然不是僧人,也不是发菩提心的佛教徒,为了弘扬佛法事业而供养兴建寺庙、塑像。他们只是一些财大气粗的商家,利用政府政策,投资兴建寺庙,塑造“最大”的佛像,作为他们精神旅游商业项目的招揽客源的中心。

这些寺庙建设项目背后几乎总是有投资企业的影子。他们一心想着建造破纪录的寺庙来吸引游客,却忘记了宗教的根源。朝圣者并非为了研习佛法,而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去参观和旅行,看看那些纪录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数百万聆听佛法的人群中,有多少人理解了佛法,从而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还是说,他们离开佛法仪式后,仍然满怀贪嗔痴……

我们沉迷于佛经,忙于修葺大寺、大佛,只注重美化身体,却忘了滋养心灵。佛教的初衷,是为了弘扬正法,引导世人按照佛陀的教诲修行。

寺庙也是青少年和儿童报名参加夏季闭关的地方。在寺庙里,学员们会根据规定免费安排食宿。孩子们每天早起,进行各种活动,例如听佛法开示、冥想、运动等等。图片:纪录片

佛教是慈悲智慧的宗教,寺庙是弘扬佛法的场所。然而,如今许多寺庙只注重祭祀和仪式,而缺乏弘法和举办禅修课程。诸如为亡灵祈福、为亡灵祈祷、祈求星辰消灾避祸……无形中将佛教变成了一种崇拜和祭拜亡灵的宗教。许多方丈主要扮演着巫师、香客、供奉布施等角色。而方丈的主要职责是摆渡人,驾驶慈悲之舟,拯救迷失的人们。

所以,建大庙、供奉大佛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慈悲心,这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大庙、大佛像不等于仁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