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警校亲民理解战士的故事
对人要温柔,对坏分子要坚定
对人要温柔,对坏分子要坚定
2012年7月2日凌晨,在安溪乡(Con Cuong)关朗堂区(Anh Son)部分民众与当地民众发生斗殴事件时,在场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当时警长将帽子递给中年妇女的情景,然后平静地说:“请把我的警帽拿来。这象征着我的荣誉,我的头。”她劝说大家放下棍棒,上车安心回家。我们警察保证保护大家的安全。如果我说了什么坏话,你们可以用我的帽子打我。这就当作打我的头,我的荣誉。拿着。”说完,警长用扩音器呼吁双方民众冷静,不要轻举妄动。警长还要求值班警员制止当时滋事的人。妇女紧张的表情顿时缓和下来。她举起警帽,对焦急的教区居民说:“指挥官都这么说了,我就放心了。”
好了,你们,你们,你们,把石头和棍子都扔掉。女士们也一样。看我手里拿着的警察帽,那是象征。听我的。对!扔掉,全部扔掉……”原本紧张的气氛突然变得轻松、放松,然后平静下来。从极端分子到当天激动的教区居民,几乎所有人都听从了她的话。他们互相呼喊,骑上摩托车,在路两旁警力的保护下,发动引擎,沿着下游返回。这就是一位领袖的美好形象——阮友球上校——乂安省警察局副局长。
阮友球上校祝贺囚犯获得大赦。
后来,有人提起“拿警帽当抵押品”的事,阮友球上校只是笑笑。他说,当时冲突太紧张了,如果不及时控制,就危险了。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下,我突然想起了我的警帽。
虽然他性格“软弱”,但有时需要他,他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记得2009年6月,庆盛乡(安城)的一些人不同意合并安城县中学的政策。一些不满人士利用“要求学校”的伎俩,煽动民众集体抗议。
那年夏天,庆城县的居民们感到压力重重,各种信息、舆论以及一些坏人的奉承和威胁令人窒息。省公安局领导意识到案件复杂,指派副局长阮友球上校成立专案组,进行打击和澄清。然而,专案组一次性抓获了7名头目后,剩下的人却继续煽动落后群众闹事,殴打公社干部,并引诱数百人到县里要求释放被捕者。
阮友球上校凭借对局势的准确预判,立即调集各单位近500名警力,主动封锁道路,呼吁民众不要听信坏人。他命令士兵立即逮捕任何违法者。最终,集结地被驱散,80名极端分子被转移至警察总部,几个小时后,大多数人得以返回家园。阮友球上校的果断命令取得了成效。庆城的局势逐渐平静,并在新学年第一天恢复正常。
敏锐地“进行”调查
谈起阮友球上校,一位侦查员不停地说:“他极其敏感”。2011年底,警方在荣市及周边地区的多家舞厅和酒吧连续发现并抓获吸毒团伙,缴获的证据全是冰毒。就在警探们还在怀疑荣市存在一个我们或许不知道的冰毒走私团伙时,阮友球上校突然问道:“荣市会不会有冰毒生产基地?”警探们都惊呆了。哦,是啊,有可能!如果河内有郑元水案,海防有杜金勇案(全国只发现了两起案件),那荣市为什么没有呢?第二天,阮友球上校就从各警队中挑选了最优秀的警探加入调查。他们被允许直接向副局长汇报,并直接接受其指示。在短时间内,所有曾在国外居住且有毒品“痕迹”的嫌疑人都被侦探们仔细识别和筛查。其中,居住在光忠坊12号楼的一名名叫海的男子表现出了最可疑的迹象。为了进一步强化指控,阮友球上校和侦探们多次乔装打扮,接近该嫌疑人涉嫌组织制毒的场所。与此同时,专案组采取了一系列专业措施,一个以黎清海为首的制毒犯罪团伙逐渐显露出来。2012年3月30日,专案组决定“拉网”。黎清海及其居住在荣市兴平坊的“女友”唐氏兰芳,以及海的亲生父母,均被抓获,犯罪证据确凿。侦探们搜查了海父母的住所,发现了1200克冰毒、23个装有各种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溶液的塑料罐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当然,海的父母也未能幸免。
办案人员评论说,如果领导对问题不敏感,没有把握好侦查方向,这个案子不可能这么快就成功!
从机动警察到法学博士
33年前,阮友球出生在义切乡(义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刚毕业便被选拔加入警察队伍,担任治安警察。或许正是在那个年代,阮友球的思想和行动中展现出“侦查”的特质,不久后,组织上就将他调入刑警局,并送他到警察大学学习。学业结束后,他回到原单位工作。凭借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努力,阮友球和同事们在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取得了诸多成就。1991年,29岁的他被提拔为刑警局副局长。此后,他先后担任刑警局副局长、义丹县警察局长等职务,并于2005年起被任命为省警察局副局长。
阮友球上校的同事们表示: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始终积极主动,密切关注打击各类犯罪的实际情况,并从中汲取理论和经验。乂安省公安厅正在实施的“提高跨境毒品走私防范效率”、“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危险犯罪”、“清除毒品犯罪高发区”等项目,都凝聚着阮友球上校的心血和智慧。凭借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的理论知识,他已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而年轻的侦察兵们对他的印象,则多了一个“好”字。阮有球上校平易近人,了解士兵。他可以“让士兵们睡着”,而他和各级指挥员在办案时却必须保持清醒。他和兄弟们一起穿越森林、趟过溪流,在围城时一起吃方便面,在山区和边境追捕毒犯……当我提到“贴近士兵”、“了解士兵”时,阮有球上校吐露心声:“我从小在农民家庭长大,30多年前也在治安机动警局当过兵。如果一个领导或指挥员不贴近侦察兵和侦察员,那谁能贴近他呢?”
越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