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行县捐地修建原料路的故事
(Baonghean)- 义行乡是新岐县中部山区的一个乡,当地人民生活依然十分艰苦,经济主要依赖甘蔗、木薯和金合欢等原材料。该省投资修建了甘蔗原料区的道路,但完全没有补偿机制。义行乡的村民为了方便出行,自愿放弃了自己的土地和菜园,希望修建沥青路……
我们来到义行-新岐时,正值甘蔗季尾声。但这里的甘蔗山仍在盛开,尚未收割。木薯田也已被挖空,等待卡车的到来。原因是通往内村的交通非常不便,工厂车辆无法通行。目前,承包商正在修建道路,以“拯救”义行及周边乡镇的甘蔗和木薯原料区。
阮光海先生为甘蔗原料项目捐赠了500平方米的园地。
义行六村老兵阮光海先生是捐地修路的先锋。他家在路边有一块菜园,是修路过程中失去土地最多的一户人家。根据规划,道路将以主轴线为界,两侧均等拓宽,每侧2米。因此,阮光海家的道路长度超过200米,为了修路,他家不得不放弃500平方米的甘蔗地。
海先生说:“这500平方米的甘蔗田一年能产4吨,收入也差不多400万越南盾,更何况我们一家人,还要把地留给孩子。我知道寸土寸金,但我真的希望能有一条柏油路出去,生病的时候少操心,玉米和甘蔗也好卖。我17岁的时候,拿着枪跟党走,现在要为全村、全社修路,如果我不做好表率,老百姓会把地给国家吗?”
一杯绿茶,听着海先生倾诉着最近汛期,洪水冲毁了道路,连同稻谷和甘蔗田,路上奔波如同打仗。夜里生病,即使有摩托车,也送不去医院。整个街区,整个村庄,都渴望有一条平坦的路可以通行。现在政府投资修路,人们也议论纷纷,但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渴望一条柏油路“改变生活”。因此,从5、6、7组到8组,沿途近百户人家基本都同意捐出自己的土地和菜园用于修路。
海先生不仅捐献了土地,不接受土地上任何农作物或树木的补偿,还为施工人员创造了生活用电、摩托车停放场所,甚至在雨季无法施工时照看摩托车的条件。
土地最多的农户Hai先生同意为项目捐献土地后,其他许多农户,例如Nguyen Nhu Nam、Nguyen Quang An、Le Duy Binh、Le Dang Duc、Dao Van Luong……都纷纷签署公社承诺书,为施工方创造最有利的条件。Dao Van Luong先生和其他许多农户承诺:“如果设计方案涉及本户土地,本户承诺不要求土地、作物和建筑物的补偿,不给施工方制造麻烦。” 当公社党委副书记Son同志、公社祖国阵线主席Hai同志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来到他们家进行解释和动员时,他们也感到很高兴。
此前,老百姓并非没有顾虑,因为该乡新青红吊桥建设项目(总投资147.7亿越南盾)享受的是国家补偿制度。但清理委员会走进每户人家,向老百姓宣传、解释项目的意义、不予补偿的原因……老百姓渐渐明白了。
义行甘蔗原料路总投资140亿越南盾。这条通往原料区中心的主干道由省政府根据省级投资扶持政策投资建设,县和乡政府也从中拨款。目前,该路有投资政策,但没有补偿政策。县政府已指示党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和义行组织进行宣传,动员民众为该项目捐献土地,否则,该项目将被搁置。
义行乡90户村民本着志愿精神和共识,欣然捐出2.1公顷园地用于修建沥青路。因为对他们来说,“有了路,就有了一切”。
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