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为丈夫娶妻的故事

DNUM_CIZBBZCABG 16:28

(Baonghean) - 同居多年后,她深知自己无法为丈夫生育子女,又思念丈夫在战场上的牺牲和损失,于是提出离婚,并要求为丈夫再娶一位妻子。他们分居在花园里,帮忙照顾二房和丈夫的孩子。

阮氏雪夫人的小房子深藏在义安省新祺县义福乡新鸿村的一个贫困小村落里。我们赶到时,看到雪夫人卧病在床。陪伴和照顾她的人正是她丈夫的第二任妻子——尽管她仍然深爱着丈夫,但她在提出离婚后,还是亲自带着槟榔来求婚。

Bà Tuyết và bà Hợi
如今,雪夫人和海夫人生活在一起,互相扶持,共度晚年。

雪女士(1942年出生)原籍南丹县万田乡,与杨廷胜先生同村。他们自幼相恋,一起在村里的竹篱笆后长大。1957年,杨廷胜先生参军,在老挝南部战场与美军作战,后被调往南部战场。1960年,两人在短暂的15天回乡休假期间,按照约定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杨廷胜先生随即返回战场。

1963年,唐先生退伍回乡,响应政府号召,到新祺县义福乡新经济区当农场工人。她也跟着他去新经济区盖房子住。他们盼了好多年,却始终没能有个孩子。越等越失望。当时在偏远的大山里,很多去新经济区打工的家庭都能听到孩子的哭声,但在他们夫妻俩的小房子里,依然一片寂静。

到了1976年,在多次默默咨询医生后,她才知道,自己之所以没有孩子,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她心疼丈夫,他把青春牺牲在战场上,如今想听到家里孩子的哭声却听不到。她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妻子的义务,于是偷偷地去找个女人结婚,做丈夫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

她通过熟人介绍找到了阮氏慧(Nguyen Thi Hoi,1949年出生)女士,她也来自南丹,来此从事新的经济工作,但尚未结婚。雪女士藏匿了胜先生,并秘密向慧女士求婚,希望这位女士答应娶她。慧女士在家乡已有情人,两人计划退伍归来后结婚。

然而,在战场上奋斗了几年,没有一次休假之后,海太太的爱人去世了。海太太怀念爱人,发誓要履行分手时的承诺,因此,爱人的死讯让她悲痛万分。为了抚平伤痛,她自愿来到​​这个新经济区工作,以忘记痛苦的过去。

“起初,雪儿来求婚,我和家人都不同意。一方面是我从未结过婚,另一方面,我还想念牺牲的爱人。但渐渐地,雪儿鼓励我,也同情她,因为我们都是军嫂,也是情人,所以我答应了。当时家人强烈反对,但我鼓励家人,虽然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我还没有嫁给他们,只是因为临别时的承诺,我把他们当丈夫了。最终,家人同意让我嫁给Thang。”海女士倾诉道。

Ông Thắng và bà Hợi
Thang先生和Hoi女士在孩子婚礼上的纪念照。

唐先生对此并不知情,所以当他听到雪儿太太说要嫁给他时,他坚决拒绝了。过了一段时间,在雪儿太太的劝说和恳求下,他才最终妥协。在嫁给丈夫之前,雪儿太太还办理了离婚手续,这样她就不用再和丈夫及其第二任妻子纠缠不清了。雪儿太太还精心筹备了婚礼,好让受苦受难的第二任妻子不再操心。

婚后,雪夫人在花园里又盖了一间小屋,把房子留给了海夫人和丈夫居住。后来,海夫人为唐先生生下了七个孩子,喜事接踵而至。雪夫人撸起袖子,帮助海夫人把这些孩子抚养成人。

“看到丈夫的孩子们长大,我感到很满足,因为我很久没能为他做到这些了。毕竟,作为女人,生儿育女是义务和责任。我做不到,但慧太太为了嫁给我的丈夫,替我生下了孩子,她受了不少苦,所以我有责任照顾她。这是我欠她的一份恩情,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偿还。”雪太太说道。

后来,Thang先生和Hoi夫人的孩子们长大成人,但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努力奋斗却依然贫困,于是他们去了南方当工厂工人。Hoi夫人和Tuyet夫人留在家乡,互相照顾,也照顾着各自的丈夫。2013年,Thang先生因中风去世,他们的爱却愈发深厚。Hoi夫人的孩子们一直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Tuyet夫人。

眼看着两位年迈的母亲日渐衰弱,2014年,五儿子带着妻儿回到家乡,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两位母亲。生活依然艰辛,40多年前建造的四层楼房依然是他们家的主要住所,但里面却住着人,有牺牲之心,有善良之心,互相关爱,帮助减轻战后损失。

春华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一个女人为丈夫娶妻的故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