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工人的故事

April 15, 2017 10:03

(Baonghean) - 在初夏的烈日下,在层层尘土和烟雾中,瓦窑工人仍然勤奋地捡起每一块瓦,并将其换成每一枚硬币来养家糊口。

瓷砖工人的现状

早上7点,我们跟随工人们在义还乡(新岐)居民区附近的一座砖窑里忙碌地工作。义还乡被誉为该县的“砖瓦之都”。窑里弥漫着刺鼻的烧柴气味,每当一辆砖瓦车经过,就会扬起厚厚的灰尘。大约10名工人,其中许多是妇女,早早地就开始工作,以躲避老挝风土初夏的烈日。

有人推着车,三四个人一组排成一排,有节奏地把一摞摞近十公斤重的瓷砖搬进不足半米宽的窑门……

Chuyển, xếp ngói vào lò.
将瓷砖搬进窑炉并堆放起来。图片:Chu Thanh

在瓦窑旁的临时茅草屋顶下,义环乡蓝春村(新记)的Thoa女士(27岁)一边不停地用手脚搅拌煤,一边向我们讲述她从小就从事的瓦窑工作。和所有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一样,从九年级开始,每年夏天,Thoa女士都会跟随父母和兄弟姐妹“去窑里”。

她笑着说:“那时候全村人、全街坊邻居,都去窑里烧,像个运动。有的家庭,从爷爷奶奶到孙辈,全家都去。去瓦窑的人也分很多种,有专门推瓦的(把瓦运进窑里,拌煤,烘干瓦……),有专门进窑的(把瓦摆进窑里),有专门烧瓦的(烧好瓦后把瓦运出窑),有专门装瓦车的。

每个人都负责一项单独的任务,因为有些步骤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

那时候,这里烧砖的孩子们主要负责拌煤、搬砖进窑,比较辛苦的活儿通常都交给大人干。我的一个朋友,或许是因为搬砖太重,长得“宽窄不一”。不过,后来政府开始严格检查,窑主们就不再雇佣童工了。

“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你就必须成为一名瓷砖制造商。”

这里的工人们说,从一月份开始,瓦窑就开始运转了。这里的窑工大多来自公社,但也有很多来自演州县、义丹县和清化省的工人……那些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工人们,通常会被窑主安排在窑炉附近和瓦厂附近搭建的临时房屋里吃住。

说是工厂,是为了炫耀,但实际上只是在几百平方米的场地上竖起几根水泥柱子,上面铺着透明的塑料布和竹板。

在刺鼻的煤油味和制砖机轰隆隆的轰鸣声中,五六个人正在快速地制砖。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很安静,因为在这个空间里说话,对面的人必须大声喊叫,竖起耳朵才能听清楚。在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后,来自演州县的制砖工人泰文雄先生正在休息,他说:“我们从凌晨3点就开始制砖,一直到现在。”

农村的电力供应很差,但窑炉却很多,所以我们必须一有机会就干活。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熬夜白天睡懒觉是常态。”像洪先生这样的砖匠每天都要烧制数以万计的砖块。粘土被分成等份,然后放进压模机,最后在工厂的面板上晾干。砖块的干燥时间取决于天气,但通常需要4-5天,砖块就会干燥变白,然后才能入窑烧制。

回到制砖现场前,洪先生指着进窑的人们说,窑主根据窑的大小,雇佣的工人数量也不同。小窑通常有13个人,包括3个窑工和10个推砖工;大窑每天则有15个人(窑工3人,推砖12人)。

像把瓷砖放进窑里和烧制瓷砖这样的工作主要由男性承担。推瓷砖、把瓷砖从窑里拿出来,以及把砖块装上卡车,这些工作都是女性做的。实际上,这项工作并不适合女性,因为每块未烧制的瓷砖重约2公斤。平均每人每天运输约5-6吨瓷砖,工资为18万至25万越南盾。

Phơi ngói sau khi đóng xong.
瓷砖完工后烘干。图片来源:Chu Thanh

窑工Thuy女士从窑炉里搬出瓷砖后,停下来吃点东西。她说,自己在窑炉里工作的年数,和她女儿的年龄正好一样,女儿今年上九年级。因为无法进窑,她选择在窑炉里工作。这份工作收入相当不错,因为她要养活五个孩子上学。每搬出1000块瓷砖,她能得到10万越南盾的报酬。通常情况下,她和其他5个人每天要搬出2万多块瓷砖,每人每天的收入约为35万越南盾。

在窑下站了一会儿,我们都感觉呼吸困难,一部分是因为灰尘,一部分是因为缺氧。但像Thuy女士这样负责从窑里取砖的妇女们依然照常工作。Thuy女士说:“我们知道烧制后留下的烟尘有毒,但我们家就靠几块田地过活,哪来的钱供5个孩子上学?”

在这里工作的矿工大多是公社的农民。虽然辛苦,但除了务农之外,还能带来可观的收入。有些人甚至放弃务农,来当矿工。粗略计算,矿工每月能为农民带来400万到500万越南盾的最低平均收入。

朱清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瓦窑工人的故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