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故事:将森林移交给家庭保护

June 29, 2017 11:35

(Baonghean) - 为了保护古老的菩提树,朗城乡(Yen Thanh)的村民们制定了村盟,将每片森林都交给大家族管理。这些家族再将森林交给每户人家进行保护,并承诺不砍伐树木,只采集次生林产品,并在林冠下进行生产。

低地的古老森林

六月,安城县朗城乡的数十户村民聚集在古老的菩提树荫下避暑。生长在缓坡上的菩提树群如同层层铠甲,守护着村民们。得益于这片森林,中部地区刺眼的阳光和老挝的酷暑都无法影响到这里人们的生活。

Những cây lim ngay sau lưng nhà dân. Ảnh: Tiến Hùng
安城村房屋后面的椴树。图片来源:Tien Hung

我一到鲁楚阿(Ru Chua)的铁木林,就看到许多人带着警惕的目光跟着我。鲁楚阿是一座山的名字,它占地数十公顷,环绕着朗城乡中心,就在乡人民委员会总部后面。这座山上至今仍生长着数百棵铁木树。

“你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一位年约七十的老人在林门口拦住我,严肃地问道。我出示了证件,解释了来意后,他便兴高采烈地领我进了林子。林子里有一座古塔,旁边的铁木树上倚着许多人休息。夏日里,林子里的温度总是比室外低5摄氏度左右。

朗城乡面积近5000公顷,是安城县最大的乡镇。如今,这里依然以“稻米之乡”而闻名,土地肥沃。因此,很少有人会想到,在这片平原的中心地带,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的地方,竟然还保留着一片古老的蓼树林。

“由于盗伐造成的破坏,现在即使在偏远地区、最深的山谷,也很难找到这样的铁木林了。”69岁的胡文辉先生自豪地说。

据朗城乡人民委员会统计,目前全乡有铁木林面积106多公顷,分布在1、2、3、4、8村的14个山头。目前,胸径30厘米以上的铁木树有2000多棵。大多数铁木树胸径在60-80厘米之间,树高超过30米。此外,森林里还有数千棵珍贵的木树,如桃花心木、小叶紫檀等。山脚下是稻田和房屋。

“我们朗城村的村民视这些森林为珍宝,如同‘绿肺’。它们有助于调节气候。夏季,它们带来凉爽;雨季,它们为村民遮风避雨;洪水季节,它们为人们提供庇护。在旱季,这些茂密的林山还能蓄水……”4号村村长高文武先生讲述了森林带来的种种益处。

据村里的长者说,战争年代,美军带着炸弹摧毁了北方。当时,森林是人民和士兵的避难所。人们在森林树冠下挖了碉堡和战壕,以便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

Những gốc cây lim cổ thụ hàng trăm năm tuổi. Ảnh: Tiến Hùng
数百年树龄的菩提树。摄影:Tien Hung

村庄契约保护铁木林

几百年前,朗城村民们订立了村盟。据此,14座生长着铁木林的山丘大部分被分配给村里各大家族管理。剩下的几座山丘,例如鲁丘亚山丘,则分配给周围的村庄进行保护。各家族接到任务后,将森林划分成小块,分配给家族中符合条件的农户负责保护。因此,直到现在,这些山丘仍然被人们称为“鲁胡黄山”、“鲁胡阮山”、“鲁胡胡山”或“鲁胡岛山”……


目前,没有文献记载林朗青林何时建立。一些老者认为,它是在黎熙宗政和十二年(即1691年)新梅年间,村里的一个儿子阮有道先生以高分考入科举(阮黄甲会)时栽种的。

考中状元后,陶先生回到家乡“祭拜祖先”,并在村里的大部分山丘上种植了菩提树。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朗城的古菩提林始于17世纪90年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然而,这一假说并未在任何历史文献中记载。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认为铁木森林在很久以前就存在过。

“菩提树的生长周期很长。我在这个村子里出生长大。小时候,我经常和朋友们去森林里玩。那时,我看到了这些高大的菩提树。虽然它们已经70多岁了,但它们的大小似乎一点都没变。它们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79岁的黄文寿先生说道。

虽然这片森林何时出现已不可考,但 Tho 先生仍然清楚地记得祖先保护森林的严格规定。

Rừng lim che phủ, khiến khí hậu nơi đây mát mẻ hơn trong ngày nắng nóng. Ảnh: Tiến Hùng
铁木林覆盖了这一地区,使得炎热的日子里气候凉爽。摄影:Tien Hung

根据村里的协议,负责管理铁木林的农户只能从事采集次生林产品,例如收集木柴、开发药用植物以及在林冠下种植农作物。“我还记得,铁木林冠下经常长着菠萝。每当菠萝成熟,整个地方都飘香四溢。而在林冠上,如果你想修剪铁木树枝,必须事先申请许可,并得到村里的批准才能砍伐,”Tho先生说。

根据该村的惯例,村里会指派信誉良好的人员定期巡查和监测森林。对菩提树的计数非常严格。如果发现任何家庭管理的森林丢失菩提树,村里会严厉处罚该家庭。同时,如果家庭方面确定丢失的菩提树属于负责保护该菩提树的家庭,该家庭也会受到处罚。处罚的形式通常是米。

朗城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友海先生表示,通过村委会进行森林保护的形式一直延续到1954年。当时,为了落实国有化政策,铁木林被移交给合作社,由村民管理。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铁木毛虫病肆虐,导致许多古老的铁木树死亡。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盗伐猖獗,地处低洼地带的珍贵铁木林也成为盗伐者的目标。合作社的护林队伍不力,导致铁木林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这种情况,朗城公社于1992年决定将椪树林以承包形式分户管理,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106公顷的椪树林被分给了132户农户。正如几百年前村里立下的契约一样,根据这份承包合同,农户只能在林冠下进行种植,例如种植菠萝和藤条。如果椪树林消失,该农户将被罚款。

距离朗城乡铁木林仅几公里,在后城乡的鲁塔村,仍然保留着一片类似的铁木林。这片铁木林面积约12公顷,据说与朗城的铁木林有着相同的历史。前些年,后城乡的铁木林也受到村里公约的保护,但最近被移交给乡政府管理,预算被用来雇佣护林员。

» 霍克村村民如何保护森林

天鸿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义安省的故事:将森林移交给家庭保护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