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西部名门望族的故事
(Baonghean.vn)——在越南义安省山区,朗维家族被认为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其三代成员都担任祥阳县的县长。自八月革命以来,朗维家族为祖国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
一次辉煌
在一次前往昆强山区东福乡出差期间,当地官员向我们介绍了祥阳县一个著名的“贵族”——朗维家族。这个家族已有三代“土司府”官员,掌管着义安省西部(包括昆强县、祥阳县和奇山县)的大片山区森林。
目前,这个家庭黄金时代的见证者是吕氏桂女士(104岁,Tuong Duong Lang Vi Nang最后一任县长的妻子),她仍然与长子Lang Vi Tinh(86岁)住在Don Phuc 公社人民委员会总部旁边的一座吊脚楼里。

秋日午后,淡淡的阳光下,郎维静先生低声讲述着家族的光辉历史:东福的郎维家族,原是归合县山区的维氏家族,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到东福居住,至今已是七代人了。
第三代,家族的第三支有郎维邦先生(丁先生的祖父),他有率军战胜敌人的功绩,因此于1895年被阮朝特命为治富。郎维邦先生是家族三代治富官员时期的开启者。
郎维邦任襄阳府太守期间,为人廉洁,多次组织开荒种田、扩大耕地面积、建立新村,并传授水稻种植技术,修筑道路,使襄阳府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
清泰、维新、启定三朝国王在位期间,屡次颁布敕令,提升官职,并嘉奖官员的德行。(这些敕令和规章至今仍被后人悉心保存,因此近百年过去了,这些文献依然完好无损。)
启定六年(1921年),郎维邦先生请求退休,并获顺化朝廷准许。郎维邦先生退休后,托治府之位由其堂兄郎维台先生(第二房)继承。保大十年(1934年),托治府之位由郎维邦先生之子郎维南(郎维邦先生的生父)继承。
在此期间,郎维南先生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治理了西义安省山区,并取得了许多成就。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郎维南先生因其在划定两国边界过程中的贡献,荣获老挝百万象王国国王西沙旺冯颁发的功绩证书。郎维南先生一直担任祥阳县县长,直至1945年八月革命。
在八月革命胜利之前和期间,郎维家族也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郎维陶先生当时是起义前的干部。后来,陶先生担任了祥阳县抗日委员会临时主席,之后又转任昆强县抗日行政委员会主席,直至1953年。

郎维静先生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家的历史。我的父亲郎维南先生在成为县官之前,曾在顺化读书,并考取了科举。他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姐妹,后来去世了。我的母亲吕氏桂叶女士是第二个妻子,她祖籍是祥阳县安那乡。我的父母生了七个孩子。”
1945年八月革命后,我父亲回到了家乡(同福乡)。他曾担任新政府顾问一段时间,并深入高地的村庄开展宣传工作。他于1975年去世,享年78岁。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有的务农,有的参军,有的在乡政府任职。虽然我们没能像祖先那样传承传统,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始终努力为乡村和家乡的新生活建设贡献力量。
吕氏桂叶女士已年逾百岁,行走不便,双目模糊,视物不清,但她依然正常饮食。她常常静静地坐在窗边的床上,聆听生命的呼吸,溪水的歌声,仿佛在风中飘荡,数着时光的流逝……
拥抱电源电路
据东福乡官员介绍,郎维族在义安省山区以及昆强县东福乡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和平时期,郎维族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传承做出了许多贡献。族人团结友爱,尤其具有鼓励学习的传统。

同福乡老战士协会主席朗维德先生(原2010-2015年任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族长)自豪地谈到族的发展历程:乡党委历史上记载,抗战和建国时期,乡民积极参与,捐献了大量财物,如金钱、黄金等用于抗战,为国家财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朗维南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抗美战争时期,朗维族后裔始终热心劳动,建设地方,许多人参军保卫祖国。
国家统一后,生活日益改善,朗维家的子孙后代也都专心致志地学习。从1978年起,朗维家是公社、县里有名的好学家庭之一。许多孩子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成绩优异。有的出国工作,有的成为工程师、医生、教师、军官、警察等等。许多人还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
郎维德先生补充道:“郎维家族如今有5个分支,60多户人家,主要居住在昆强县东福乡。家族的年轻一代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无论走到哪里,后代们都为家族的传统历史感到自豪。”
因此,我们家的子孙总是追根溯源,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贡献力量。而作为回报,我们家的长辈们也总是将家风教育给年轻一代,大力提倡鼓励学习成才,鼓励孩子们争相学习,效仿上一代人为国为民奉献的榜样……目前,我们正在计划重建家庙,让家风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朗维氏族是公社的一个大族群。该族群很早就制定了族规,强调团结互助、友爱互助和鼓励学习的精神。在如今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朗维氏族群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在当地各项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希望其他族群也能取得类似的发展。
陈氏江女士 - 栋福乡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