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西部名门望族的故事
(Baonghean.vn)——在越南义安省山区,朗维家族堪称“名门望族”,其三代成员均担任祥阳县县长。八月革命至今,朗维家族为祖国和国家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
一次辉煌
在一次前往昆强山区东福乡出差期间,当地官员向我们介绍了祥阳县一个著名的“贵族”——朗维家族。这个家族已有三代“托治富”官员,统治着义安省西部(包括昆强县、祥阳县和奇山县)的大片山区和森林。
目前,这个家庭黄金时代的见证者是吕氏桂女士(104岁,郎蔚南祥阳县最后一任县长的妻子),她仍然与长子郎蔚静(86岁)住在东福乡人民委员会总部旁边的一栋吊脚楼里。

秋日午后淡淡的阳光下,郎维静先生低声讲述着自己家族的光辉历史:东福的郎维家族,原是归合县山区的维氏家族,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到东福居住,至今已有七代。
第三代,家族的第三支有朗维邦先生(郑先生的祖父),他有率军战胜敌人的功绩,因此在1895年被阮朝特命为治富。朗维邦先生是家族三代治富官员时期的开启者。
郎维邦先生任襄阳府太守期间,为人廉洁,多次组织开荒、拓荒、兴建新村,并传授水稻种植技术,修筑道路,使襄阳府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富裕,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
清泰王、维新王、启定王在位期间,多次颁布敕令,提升官职,并嘉奖官员的德行。(这些敕令和规章制度至今仍被后人精心保存,因此近百年过去了,这些文献依然完好无损。)
启定六年(1921年),郎维邦先生请求退休,并获顺化朝廷准许。郎维邦先生退休后,托治府之位由其堂兄郎维台先生(第二房)继承。保大十年(1934年),托治府之位由郎维邦先生之子郎维南(郎维邦先生的生父)继承。
在此期间,郎维南先生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治理了西义安省山区,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郎维南先生因其在划定两国边界过程中的贡献,荣获老挝百万象王国国王西沙旺冯颁发的功绩证书。郎维南先生一直担任祥阳县县长,直至1945年八月革命。
在八月革命胜利前夕及革命期间,郎维家族也为国家做出了诸多贡献。郎维陶先生曾担任起义前干部。之后,陶先生担任祥阳县抗日委员会临时主席,后转任昆强县抗日行政委员会主席,直至1953年。

郎维静先生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家的历史。我的父亲郎维南先生,在担任县长之前,曾在顺化读书,考取了科举。他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姐妹,后来去世了。我的母亲吕氏桂叶女士是第二个妻子,她来自祥阳县安那乡。我的父母育有七个孩子。”
1945年八月革命后,我父亲回到了家乡(同福乡)。他曾担任新政府顾问一段时间,并前往高原村庄开展宣传工作。他于1975年去世,享年78岁。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有的务农,有的参军,有的在乡政府任职。虽然我们没能像祖先那样传承传统,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始终努力为建设乡村和祖国的新生活贡献力量。
吕氏桂叶女士已年逾百岁,行走不便,双目模糊,视物不清,但她依然正常饮食。她常常静静地坐在窗边的床上,听着生命的呼吸,听着溪水的歌声,随着风儿流淌到某处,数着时间的流逝……
拥抱源电路
据东福乡官员介绍,郎维族在义安省高地各县,尤其是东福乡和昆强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和平时期,郎维族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传承做出了诸多贡献。族人团结友爱,尤其具有鼓励学习的传统。

同福乡老战士协会主席朗维德先生(2010-2015年任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属于族长)自豪地谈到家族的发展历程:乡党委历史上记载,在抗战和建国时期,乡民积极参与,捐献了大量财富和物资用于抗战,如金钱、黄金等,为国家财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朗维南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抗美战争时期,朗维家族的子孙后代一直热心劳动,建设地方,许多人参军保卫祖国。
国家统一后,生活日益改善,朗维家的子孙后代也注重教育。从1978年起,朗维家是乡、县里闻名的好学家族之一。许多孩子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成绩优异。有的出国工作,有的成为工程师、医生、教师、军官、警察……许多人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
郎维德先生补充道:“郎维家族如今有5个分支,60多户人家,主要居住在昆强县东福乡。家族的年轻一代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无论走到哪里,后代们都为家族的传统历史感到自豪。”
因此,我们家族的子孙,时刻不忘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而作为回报,我们家族的长辈,也时刻将家风教育给年轻一代,大力提倡鼓励学习成才,鼓励子孙争先学习,效仿上一代人为国为民奉献的榜样……目前,我们正在计划重建家庙,让家风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朗维氏族是公社的一个大族群。该族群很早就制定了族规,强调团结互助、友爱互助和鼓励学习的精神。在如今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朗维氏族群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在当地运动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希望其他族群也能取得类似的发展。
陈氏江女士 - 栋福乡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