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专员、高级专家都需要哪些职位?
现实中,政治系统内的许多职位并不需要高级专家、首席专家。
每个机关需要多少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这个问题对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单位、部委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来说,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多年来,我国政治体系的人员编制,都是由“编制定额”造成的。
“人员编制”的弊端在于“先招人,后安排工作”。这种做法违背了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的科学性。但它长期存在,导致“许多人受益”,国家和人民受损;机构日益臃肿;每年的预算中,工资和经常性开支高达数千亿……但工作效率却不高。
同样,高级专家、首席专家及同等职称的人员数量也是按照年度“定额”来安排的,以“合格”人员的个体需求为依据,而不考虑整个机构的岗位需求。
插图照片。 |
很难找到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政治体系中的高级专家、首席专家和同等职位的人数在增加。
问题是:经过一次次的高级专科、高级技师及同等职称考试,这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真的提高了吗?虽然目前还没有系统、客观的调查结果,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但老百姓和企业都能看得出来。
例如,国家管理各领域法律文书质量迟迟未提高,每年都有数千件文件在内容和权限上、形式和颁发程序上存在错误,出现了“文件在天上,人活在地上”的局面。
那么,这些质量低劣的文件中,有多少资深专家、骨干专家参与起草、指导或签署发布?
另一个敏感领域是行政改革,虽然与以前相比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根据越南工商联合会2018年《省级竞争力指数调查报告》,仍有58.2%的企业表示地方政府官员在办理手续时存在骚扰;54.8%的企业表示被收取“油水”。
那么,面对这个令人悲伤的数字,有多少比例的资深专家和骨干专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实施呢?
从这个逻辑出发,问题就来了:一个机构里究竟需要哪些高级专家、主任专家和同等职位?每个机构需要多少人?因为实际上,政治体系中现有的许多职位并不需要高级专家和主任专家。也就是说,没有也可以。
必须坦诚承认,很多人考取高级专科、主任专科及同等职称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跳级”;二是抱着“挂名”的心态。实际上,他们的资质是否真的提升了,工作质量是否比以前更好,很难衡量。
因此,我国政治体制中高级专家、高级以上专家及其相当职务的晋升,需要进行科学准确的总结和评估,并进行适当调整,必要时应取消按职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安排工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