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的评分制度是否应该被废除?
根据教育培训部公告,自2013-2014学年起,对于一年级学生,鼓励教师只评语,不评分;若评分,教师不得告知学生家长。对一年级学生评分与否,引发舆论争议。
(Baonghean.vn)-根据教育培训部公告,自2013-2014学年起,对于一年级学生,鼓励教师只评语,不评分;若评分,教师不得告知学生家长。对一年级学生评分与否,引发舆论争议。
教育培训部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许多教师对能读写的学生和不能读写的学生进行了不公平的评估,这给家长带来了压力,迫使他们优先送孩子上学。这影响了教育部禁止额外教学的规定。
南一小学1B班班主任黎氏道老师说:“当我接到一年级不给分的通知时,心里突然很难过。以后我再也感受不到学生们每次拿到10分时的喜悦了。”
长期以来,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评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评估方法,具有诸多优势。通过评分,教师可以准确地评估学生在每节课、每学期、每一学年中学习能力的提升。当然,如果学生的分数较低(根据教师给出的分数),他们就会努力争取更高的分数,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最终的学业成绩也会更高。获得高分的学生会感到更加兴奋,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并保持自己的成就。因此,在学生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进行评分有很多积极的因素。
事实上,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老师在笔记本上给他们打了9分或10分。放学后,他们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有些人甚至会在校门口迅速向父母或家人展示自己的成绩。每当孩子取得高分时,父母和家人也常常会给予鼓励和奖励。
黎氏陶老师说:“我教一年级已经20年了,从一年级开始给学生评分,效果非常好。这给了他们更多努力的动力。评分也让我更容易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有方向地培养‘低’学生。”
陶老师认为,评分对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非常有意义。“很多学生,当我给他们8分时,他们会立刻向朋友们炫耀:今天我比昨天多得了2分,我妈妈奖励我了!如果有人得了10分,全班同学都会热闹起来,想看看他们的作文,看看他们写得有多漂亮。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帮助学生良性竞争的方法!”——陶老师说道。
库阿小学学生的休息时间
南一门学校校长丁氏贤老师表示:“教育部与新学校校长的新学年第一次会议将正式讨论这份草案。我认为大家的意见很好,但用量化分数来评估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据记者调查,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希望每节课后都能拿到成绩。下班接孩子的董兰光女士说:“我以前也不知道一年级不给成绩。回家一问,孩子却说‘我不给成绩’,我突然觉得挺可怜孩子的。上学前,我总是盼着能去学校拿10分,现在却要等很久,老师却不给成绩!”
新学年正式开学一周了,关于评语的指导意见尚未公布,但很多学校已经停止了评分。很多老师都在想,每节课后该如何评语?笼统的、二分的评语够准确吗?如果学生得了8分或以上,就可以评“好”。但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们表示,8分和10分差别很大,不可能都评“好”。再说一次,只评语不评分,让老师们很为难。
一年级教师阮氏春女士表示:“我对评语的评语感到很困惑,因为如果课堂上每完成一个作业就评语,会非常耗时,而且很难区分哪些学生表现良好,哪些学生优秀,哪些学生表现优秀,甚至哪些学生表现一般。而且,每门学科、每节课的每项作业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只给学生打分,那么偶尔评语是否合理?说实话,如果我们不给学生打分,我们自己也会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针对此事,荣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氏月表示:“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们已经及时向全市小学发出了草案。教育部要求我们收集小学教师的意见,要不要给分,以及给什么样的评价?!从深层意义上讲,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因为如果只给评价,学生不会受到歧视,从而失去信心。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既给分,又给评价。如果学生的作业好,我们会给分;如果学生的作业不好,我们会和他们约定下次作业,并对他们作业的改进之处进行评价。这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既能鼓励学生,也为教师创造了更便捷的评估条件!”
评分是传统的评估方式,其作用是鼓励学习精神、促进孩子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批评他们的弱点……那么评分是否应该被废除呢?
清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