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份化的“喜”与“忧”

July 11, 2015 12:08

(Baonghean)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重点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剥离国有资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竞争力和生产经营效率,是现实生活和国际惯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5年初,在政府的强力指导下,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半年内,2015年所有289家拟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均已成立指导委员会。其中,127家企业正在评估价值,44家企业已决定公布价值,61家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革。令人欣喜的是,义安省是2015年加快股份制改革进程并受到表彰的地区之一,已有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

我们知道,企业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之一,也是整合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许多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竞争环境不平等,“同父异母”的局面,加上管理机构能力薄弱、责任不清、繁琐繁琐,导致不少企业陷入持续亏损状态。甚至有的单位盲目举借资金,盲目进行业外投资,出现坏账,濒临破产。一些企业甚至被舆论视为“临床死亡”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革命”显而易见,有助于越南现行经济制度的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落实这一极其重要的内容,初步成果已证明股份制政策的正确性。首先,是民众、企业以及国内外合作伙伴的信任。另一个好消息是,企业股份制,或者说,资本出售过程,进展顺利。许多单位在向合作伙伴转让股份时甚至“获利”。仅今年前6个月,全国就已出售7.522万亿越南盾的资本,获利11.161万亿越南盾,相当于账面价值的1.48倍。简而言之,这几乎是“获利”了一半。此外,一些企业在股份制改革后出现了初步好转,许多企业强劲复苏。长期被过度浪费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潜力被激发出来。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管理机构更加精简,更加“以工作为导向”,竞争力增强,整合潜力更加清晰。就在我省,不少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后,逐渐“换了皮”,为我省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作出了贡献。

然而,回顾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历程,仍存在诸多隐忧。落后的技术谁来“推”?剩余劳动力又将流向何方?土地租赁费和土地用途转换费如何核算?2015年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的目标,一直是摆在大多数部门面前的一道难以攻克的进度难题。

在阻碍股份制改革的诸多障碍中,出现了一些“惧怕”股份制的企业。它们对旧的经营方式、旧的管理模式太熟悉了,养成了依赖机制、依赖根深蒂固的“廉价牛奶”的心态。这些企业早已“忘记”或“忽略”,甚至“要求”继续……沿用旧机制!它们害怕,似乎害怕面对激烈而公平的市场竞争?据说,我省有不少单位、不少企业,主要是农业部门、农林公司,对股份制改革并不真正感兴趣。党和国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公众也非常关心,那就是如何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杜绝利益集团的介入。尽管我们知道,法律和指导性文件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工人的权益、“国资蛋糕”是否被人操纵了呢?

诚然,许多尚未实现股份制改革的单位在经济思维和管理能力上还存在“谦虚”的现象,但已经到了需要更加统一、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机制的时候了。

阮克安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企业股份化的“喜”与“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