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壳”,但“里面”是空的
(Baonghean)-由于多种原因,我省特别是山区、高原地区地方实施“文化-信息-体育机构体系建设项目”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一些事实
2012年9月下旬,我们来到了良明乡(Tuong Duong),那里正忙于安置工作。根据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的结论,乡中心村Xop Mat背后的高山因断层引发山体滑坡而内部出现裂缝,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Xop Mat的居民以及乡级机构(例如乡人民委员会、学校和卫生站)的总部都必须搬迁。目前,在一片混乱中,良明乡的干部群众仍在努力建造一座用竹子搭建、水泥浇筑、挂着“社区学习中心”牌子的房子,这座房子同时也是乡文化中心。
梁明乡党委书记魏廷福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梁明乡离不开一个举行会议和组织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这在乡一级是必须的,在村一级也是如此。魏廷福表示,目前该乡只有3/10个村投资修建了文化屋,即La村、Dua村和Ca Moong村。其余7个村没有文化屋,每次开会都要借用村长或书记的房子。更不用说每次有宣传活动、法律法规的颁布或为重大节日举办的文艺演出,他们在组织上都面临很多困难。
经过一年的建设,Tam Dinh 乡(Tuong Duong)多功能文化馆仍未完成粗略的施工。
据祥阳县人民委员会报告,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中只有12个设有多功能文化馆,154个村中只有103个设有社区文化馆(其中47个符合文化体育旅游部标准,34个村破损严重,需要修缮);18个乡中只有3个设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场馆;18个乡中只有6个设有图书馆,18个乡中只有11个设有文化邮局;广播电台仅剩4个仍在运营,8个电台遭到破坏;3个乡没有规划好用于建设规范的文化机构体系的场地。需要补充的是,18个乡级文化馆中已有12个投入建设,但有些只有“壳”没有“里”,未能发挥其效用。例如,香美公社文化馆建成一年多以来,却一直未能投入使用,因为从桌椅、扩音器到社区活动设施,都“缺一不可”。因此,一年多来,这个项目一直处于“风吹日晒”的状态,一些物品(天花板、窗户)已经出现破损的迹象。
在奇山县,只有7/21(33.3%)个乡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文化屋。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心芒市镇目前没有文化屋。在村一级,只有68/189(35.9%)个村拥有文化屋(其中2个达到国家标准,66个达到省级标准)。目前,只有3/21(14.2%)个乡拥有足球场,还有2个乡没有排球场。没有运动场的乡仍有46/189(24.3%)个。此外,一些文化屋和乡体育场馆已经出现破损和老化迹象,例如会图乡和芒龙乡。一些村多年前建造的乡镇社区文化屋如今已严重老化,需要规划维修、升级或重建。
原因和解决方案
奇山县文化信息部部长文泰一表示:“对于山区,尤其是奇山县来说,要建设同步发展的文化、信息和传播机构体系,最大的难点在于土地规划。由于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但主要都是崎岖的山林,按照文化信息部的标准进行土地规划可以说非常困难。” 此外,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在偏远乡村,有文化馆却没有院子、没有桌椅、没有喇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祥阳县文化信息局局长魏沙山先生强调,除了地形因素和投资资金有限之外,还有其他原因,例如高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调动社会工作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各项目对文化、信息和传播机构建设的投资仍然分散且不同步,因此这些机构投入使用后,其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能力和经验仍然有限,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解决方案方面,文泰一和魏沙山均认为,需要国家同步投入,加强各级党委和机关的作用,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素质……尤其要克服对村干部群众的等待和依赖心理。已投资建设文化屋但没有桌椅、喇叭的村,要根据具体情况,动员群众捐献木材制作桌椅,或集资购买喇叭,满足村里文化信息需求。此举将提高干部群众管理和保护共同财产的意识,有助于克服有“壳”而“里”空的局面。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