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竹米

January 17, 2014 23:54

(Baonghean) - 媒体经常报道糯米是泰国人的特产,当地人也承认这一点。我去了北部省份,看到高平和北疆的岱依族人也承认糯米是他们家乡的特产……这可以理解,一道美味佳肴的影响力往往超越了一个社区,尤其是像糯米这样简单的美味。因此,看到有人来到森林,他们都会询问糯米的情况。有些人喜欢糯米,然后写诗作赋。有些人把糯米带回平原,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谁知道呢,糯米也许已经传到了欧美呢?

(Baonghean) - 媒体经常报道糯米是泰国人的特产,当地人也承认这一点。我去了北部省份,看到高平和北疆的岱依族人也承认糯米是他们家乡的特产……这可以理解,一道美味佳肴的影响力往往超越了一个社区,尤其是像糯米这样简单的美味。因此,看到有人来到森林,他们都会询问糯米的情况。有些人喜欢糯米,然后写诗作赋。有些人把糯米带回平原,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谁知道呢,糯米也许已经传到了欧美呢?

竹筒饭的简单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遥远的时代,那时人类的生活还处于“原始”状态,人们还在用竹筒做饭,用手抓饭,穿着竹子做的衣服。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在关于竹筒饭的文章中,我们很少看到这道美味佳肴的起源。在义安省的山区,许多美味佳肴常常与一个古老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但竹筒饭却与一个现实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山林里原住民的生活。

有人推测糯米的“诞生”过程其实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当地人,可能是泰国人、岱依族人、侬族人……,去田间或森林里干活,忘了带电饭锅,只带了米饭。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肚子饿了,人们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于是,农夫砍了一根竹筒,把米和泉水放进去,在火上烤。煮出来的米饭味道很特别,比用锅煮的还要鲜美。人们边聊天边互相传授生活经验。于是,人们去田间或森林里干活时,就砍伐幼竹代替锅,这样煮饭既美味又省事。泰国人把用幼竹筒煮饭做饭称为“lam”。因此,它被称为“com lam”。

此外,竹筒不仅用来“焖”米饭,很多人还会用它来煮肉和溪鱼。甚至连野菜也可以用竹筒“焖”起来。这些菜肴被称为“焖肉”、“焖鱼”或“焖菜”。根据一些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的经验,用嫩竹筒煮的绿茶(焖茶)具有非常独特的风味,新鲜茶叶的香气与炭火烤制的嫩竹的香味交织在一起。

然而,只有那些去森林忘了带锅的人,或者懒惰的林业工人才会用竹筒做饭。通常,嫩竹筒只用来煮糯米饭,这是森林里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记忆。

Ống nứa lam cơm.
用来盛米饭的竹筒。

过去,村里只有稻谷开始成熟,山稻谷粒压弯了沉甸甸的稻秆,才算迎来了竹筒饭的季节。低地人称之为“弯稻”。稻粒开始逐渐由绿转黄。山稻种植户会收割第一批稻秆,庆祝新稻的到来。这第一批稻秆会用来煮糯米饭祭祖,也是竹筒饭的最佳食材。竹筒饭是用刚从田里采摘下来的稻秆煮熟后捣成的绿色米饭。这些绿色的稻秆会被浸泡约一小时,然后放入准备好的竹筒中,在炭炉上“压实”。

煮饭前,要准备一根嫩竹筒。竹子刚过笋期,叶子刚刚萌发,人们会选择长竹筒来煮饭。当地人也会用竹筒来包春节期间的方形竹粽子。

Thêm nước và đem ngâm qua 1 đêm.
加水浸泡过夜。

Cho gạo vào ống lam.
将米装入竹筒内。

竹筒饭的原料就这些,但要做出香浓黏稠的竹筒饭,就得靠厨子的经验和手艺了。竹筒太老,做出的竹筒饭就没有竹筒特有的香味了。竹筒饭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如果买不到当季的青米,那就一定要用糯米。竹筒饭在使用前,一定要在竹筒里浸泡一夜。煮饭时火候要适中,不要让竹筒饭烧焦,而里面的米饭还没熟。竹筒饭煮熟后才好吃,香浓黏稠,不会糊。如果一直糊了,竹筒饭的香味就消失了。有些人会特意在煮饭时加一层冬叶,防止糊掉。但其实这样做,会让竹筒饭变成春节过年的味道,而没有嫩竹的香气了?

Rồi lam chín trên than hồng.
然后在热炭上煮。

过去,竹筒饭往往只在山坡上享用,佐以芝麻盐、鸡肉、野肉或烤溪鱼。只要是在竹筒饭社区出生长大的人,一定对稻米成熟时林间田野的景象耳熟能详。在广阔的绿地上,闻着新米的芬芳,坐着喝一口竹筒饭,别有一番情趣!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糯米的童年记忆,已经二十多年了,至今难以忘怀。那时,我的家乡和许多高原村庄一样,仍然实行刀耕火种。每年秋天,也正是新学年,我得去上学,不能再留在田里。为了驱散对森林和田野的思念,母亲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下午,她都会在篮子里装一筒糯米,送给我们每人。这也是我上学路上经常和朋友们分享的礼物。正因如此,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当时,政府出台了一项禁止刀耕火种的政策。政策出台时,森林逐渐退化,人们上班要花半天时间。村民们不再耕作,而是专注于精耕细作比旱稻产量更高的水稻。然而,新的水稻品种却无法像旱稻那样产出美味的竹米。竹米的产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远去。我长大了,去很远的地方学习……

直到我去北部山区一个著名的旅游区实地考察时,遇到了泰族人,他们卖着蜂蜜、野生蘑菇、酸河粉……甚至还有竹筒饭。再次见到儿时美味,我的喜悦难以言表。我赶紧买了一筒,剥开吃起来,可惜的是,这里的竹筒饭实在太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里的人煮饭是“批量生产”的。糯米装在竹筒里,用军用锅煮,所以每天晚上都能煮几百筒竹筒饭。这也难怪!我仔细想了想,明白了。现在,如果我们还像父母当年那样煮饭,恐怕就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游客了。

最近,农历年末,我在班韦水电湖中心的一个村庄驻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村子。第一次是以客人的身份,第二次、第三次是以家人的身份。我和一位年轻女子聊天时,无意中提到了糯米饭。这位年轻的母亲只是静静地笑了笑。与村民们的重逢让我忘记了关于糯米饭的话题。我和村民们告别,刚走到船坞,她就跑过来,塞了一管糯米饭到我手里。她只是喘着气说:“路上吃点填填肚子吧。今年春节再来村里看看吧。”

我握着竹筒,刚好来得及说声谢谢。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我沉浸在旅途的回味中。多么温暖的人情味啊。竹筒里的米至今还在我的背包里,它唤起并滋养着我的童年记忆。

尤伟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森林竹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