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依然松懈

September 21, 2012 22:41

城市地区正在努力建设符合GPP标准的药店(药店经营者必须持有药店执业证书,并在营业时间内到店;药品销售人员必须持有药学学位;销售面积至少10平方米……),但在农村市场,仅仅在一张木桌、一个泡沫塑料盒或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摆放着十几种药品,就能开办一家“药店”。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药品销售是公开进行的,但却没有出现任何检查、监管或市场管理力量来惩治这种非法药品交易的迹象。

(Baonghean)-城市地区正在努力建设符合GPP标准的药店(药店经营者必须持有药店执业证书,并在营业时间内到店;药品销售人员必须持有药学学位;销售面积至少10平方米……),但在农村市场,仅仅在一张木桌、一个泡沫塑料盒或铺在地上的塑料布上摆放着十几种药品,就能开办一家“药店”。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药品销售是公开进行的,但却没有出现任何检查、监管或市场管理力量来惩治这种非法药品交易的迹象。

在南强乡(南丹)的都市场(Do market),我们惊讶地发现,现代药品与​​蔬菜、食品和衣服并排出售,随处可见。经询问,我们得知,这个市场的药品生意由来已久,就像买卖蔬菜或鱼类一样“正常”。买家只需告知病情,卖家就会立即提供药品并简要说明使用方法。在这个市场上,我们数到四个“三无”药摊(无营业执照、无价目表、无医生处方)公开售卖药品。我们扮演病人,来到一位中年妇女的“药摊”购买退烧药、咳嗽化痰药——店主没有进一步询问买家的症状和身体状况,就迅速打包了三种药,包括10包药粉和一瓶糖浆。当被问及何时服用此药时,店主指示道:“饭前或饭后服用都可以。只需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服用即可。如果您感觉不舒服,下次再来,我给您换药”……



无证药店在Do市场公开销售药品。
- 南强公社(Nam Dan)。

该项目的商贩大多是小商贩,他们从事药品交易多年,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寥寥无几。市场里的药品大多是流动货,来源不明,质量难以检验。然而,由于人们去市场买药都想买到便宜方便的药,所以“三无”药摊依然经营得很好。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公社卫生站检查买药时,南丹县南忠公社9村的阮氏蓉女士说:“我家离市场很近,家里人只要有小病,我都会去市场买药,方便快捷;而且这里的药总是比车站和药店便宜好几块钱。”

除了现代医药,越南传统医药、各种根茎、块茎和果实的东方药物在农村市场上也卖得不少,通常用报纸或塑料袋包装,宣传是传统医药或芒族、岱族医药……就在雄沙乡(雄原)武克市场门口,我们还看到一位中年男子,他把匆匆铺在地上的一块防水布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药品包装和深色水瓶,嘴里不停地喊着:“一瓶只要2万越南盾,大人、小孩发烧、干咳、咳嗽有痰,现在买来喝,立马止咳……,保证不行,拿过来我双倍付钱”。听到这话,许多去市场的人也纷纷涌进来,看看,买来试试。一眼望去,这些瓶子和包装上都没有标注成分、产地和保质期。当这群顾客买完止咳药后,药师继续宣传和销售各种药物,每种药物都按照传统配方制成,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从胃痛、肝痛、肾痛到头痛、骨关节痛……

从上述现实情况看,经与卫生局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得知: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救人,但也可能起到反作用。现代药物治疗不当会产生副作用,使免疫系统功能丧失,还会导致耐药性,对检查和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规定,只有持有卫生局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的药店和药房才允许零售现代药物。上述非法药品销售现象的存在,为假药、来历不明的药品和劣质药品的进入创造了条件。销售者本身由于缺乏专业资格,不具备指导患者如何使用药物的知识。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各区卫生部门和医疗中心缺乏药学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大学药师在当地工作;乡镇政府、市场管理局和地方卫生机构之间的检查和监管协调尚未同步;此外,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处置力度,尽快恢复秩序,严格管理行医、药业机构和个人。


玉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管理依然松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