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想什么?
(Baonghean.vn)——今天早上,我4岁的女儿醒来后说:“昨晚我梦见妈妈了。我想我梦见她是因为我想她了。” 我觉得这些比一杯香浓的早晨咖啡还要甜蜜芬芳。
我的朋友开玩笑说,Facebook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关心他人。每次打开个人主页,你都会看到“先生”的脸问:“Le,你在想什么呢?” 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饱含关心和爱意。你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孩子们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比花在妈妈身上的时间还多,你既责怪他们,也责怪自己,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该怎么问:“你在想什么呢?” 即使你从不问,有时当你真的问了,孩子们也只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你。
我小时候反复读过的书之一是《窗边的小女孩桃桃》。你不觉得很有趣吗?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就是桃桃总是充满好奇心,她总是问别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有时候,即使窗外空无一人,她也会对一只停在窗边的小鸟很感兴趣。
多年过去,关于初恋男友的许多记忆都已模糊,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母亲温柔的眼神,她问我:“你在想什么呢?”——那时我静静地坐着。我也清楚地记得她离开时在我额头上落下一个吻,伴随着那句甜美的“再见,女儿”。这个问题,这个吻,从未有哪个大人给我过。那一刻,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心中竟涌动着欢快的歌声。事实上,这不仅对我来说很陌生,对许多在贫困工薪家庭长大、父母忙于生计的女孩来说也很陌生。但对我的兄弟和男友来说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都得到了母亲如此温柔的关爱。
我经常问女儿:“你在想什么?”她也经常反过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有时,她会问得更具体些:“你在想什么让你开心?你在想什么让你难过?”有一天,我失望得泪流满面,她无意中看到了我,问道:“妈妈,你为什么哭?你在想什么?告诉我。”
虽然,如果我跟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解释让我哭泣的失望事,她可能不太能理解。但确实,当我难过时,如果有人走过来问我在想什么,我的难过就会减轻一半。
我女儿表达想法时,经常以“我觉得……”开头。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太正式,但我能感受到她说话时流露出的自信。有时候,她的自信甚至会让对方忍不住笑出来,比如她对爸爸说:“我觉得你不应该大声喊叫,因为大声喊叫会让我难过。”
那位艺术家朋友跟我讲起他的母亲,他唯一为母亲做的事,如果说有什么事的话,就是隐藏自己的悲伤。因为他的悲伤,他的母亲知道她会更加难过。但他却把它藏了起来,仿佛这一切从未发生过。我也曾像他一样,隐藏过自己的悲伤。我隐藏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世界的某个角落知道了我的悲伤,并认为它对任何一个年轻女孩来说都是一场风暴;而世界的另一端,我的母亲身边,却依然平静如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仍然认为我的生活非常平静。直到我的母亲知道这一切,悲伤才消散,她眼中充满了喜悦,因为她的女儿有勇气战胜它。
我一直以为,如果母亲经常问我“你怎么想?”,或许我就不会试图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母亲隐瞒悲伤并非撒谎,也并非勇敢或孝顺的表现,而是迫于无奈。
一位做生意的朋友说,他的父母也是商人,当然非常忙碌。他们从不关心孩子的想法。为了给他最好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他被送进了寄宿学校,由修女们每周教导他。他只有周末的星期天才能回家。父母很高兴看到孩子长大成人,身体健康,学习和运动都很优秀。
后来有一天,他在全国许多省市修建了免费游乐场,只希望父母能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看看他们在玩什么,问问他们在想什么。孩子们在想什么——就这么简单,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这样的关爱。他自己的童年就缺少这种关爱,所以他深知孩子们渴望这种关爱。玩具只是父母陪伴孩子、询问他们心声、分享彼此想法的一个契机。
今天早上,我四岁的女儿醒来后说:“昨晚我梦见妈妈了。我想我梦见她是因为我想她了。” 我觉得这些比一杯香浓的晨间咖啡还要甜蜜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