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当过仆人的越南男孩”成为美国900家美甲店老板的历程
为了在美国拥有一家大型美容连锁店,Charlie Ton Quy 先生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克服困难。
Ton Quy先生出席休斯顿越南青年支持活动。图片:NVCC。 |
“来美国之前,我以为这里就是天堂,但其实不是。”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越南人奎先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30多年前,年仅15岁的桂先生被父母送到美国,希望他能拥有比家乡芽庄更好的未来。在亲戚家寄宿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生活艰辛,桂先生不得不“离家出走”。
孤身一人漂泊异乡的奎先生,靠在餐馆打工和帮人家做家务维持生计。那段日子里,他只知道美国并非他梦想中的应许之地,那里没有温暖的毛毯、柔软的床垫、充足的食物和玩具。
尽管感到失望,但奎先生始终告诉自己要完成高中学业,然后去公立学校上学,这样就不用支付学费了。
“虽然我不得不出去谋生,但我从未想过辍学。直到现在,我仍然感激我的母亲,因为她从小就培养我热爱学习。我没有想过任何长远的事情,我只是专注于学习。”奎先生说道。
18岁时,这个年轻人满怀热情地考入路易斯安那大学,主修航空航天专业,但由于学校没有这个专业,他不得不改学化学。奎先生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选择竟然为他多年后成为大老板打开了机会之门。
1995年大学毕业后,桂先生找不到工作。当时他最大的安慰是身边有人生伴侣,两人在他还在读书时就结婚了。他的妻子黎芳(Le Phuong)是他的同乡,也是一家美甲店的老板。拥有化学背景的桂先生决定走“娶妻随妻”的路,开了一家专门为美甲店提供材料的公司,名为Alfalfa Nail Supply。
有一次,奎先生去沃尔玛,惊讶地发现那里连一家美甲店都没有。他立即要求见经理试一试,并说服经理,如果沃尔玛能把多种服务整合到一个地方,顾客会受益匪浅。然而,沃尔玛对一个年轻人的想法并不感兴趣。奎先生努力寻找一位年纪稍长的“替身演员”,以赢得美国合伙人的信任,但同样未能如愿。
两年来,奎先生一直坚持不懈,直到得知沃尔玛一家门店即将关门,他才抓住机会,重返沃尔玛签订了合同。1997年,这位Regal Nails的老板在沃尔玛开设了第一家美甲沙龙。如今,奎先生已拥有900家美甲和美容沙龙,覆盖美国和加拿大的沃尔玛超市。Regal Nails、沙龙和水疗中心公司每年的收入超过3.2亿美元。凭借特许经营模式,该公司拥有100名正式员工和约5000名员工。
“美甲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从不害怕。根本问题是我必须有所作为,”Quy先生分享道。
Quy先生认为,该系统之所以能吸引大量顾客,得益于其周到的服务、卫生安全的保障。此外,该公司还推出了许多吸引女性顾客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Quy先生发明的DreaMau指甲油调色机,它可以帮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颜色。所有这些,都归功于Quy先生在化工行业积累的深厚基础。
2010年,公司巅峰时期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此后,Quy先生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加谨慎,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开设新店的风险。如今,公司门店数量已达900家。
在美甲行业获得大量市场份额之前,奎先生在计划投资发展连锁咖啡馆时“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从那时起,我决定不再兜圈子,而是专注于美甲和美容行业,”奎先生说。在参加了一个学习家族中每个人按辈分排列的特点的课程后,奎先生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作为家中四个兄弟中的老二,奎先生深知自己在营销方面很有天赋。
奎先生坚信美容行业永远不会消亡,因此他有无数的新想法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他近期的目标是将美甲和美容沙龙的数量增加到2000家。
为了做好准备,Quy先生正在休斯顿参加一个关于睫毛和眉毛的培训班。他想在培训技师和开设沙龙之前,先了解相关的技术和产品。Quy先生的主营业务是美甲,他正在完善一台能将指甲油和类似香水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的机器。这台机器目前已完成75%,预计将于今年年中上市。
他和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妻子悉心照料家庭,还有两个女儿,一个18岁,一个19岁。Quy先生的母亲近70岁,仍然居住在越南,只是偶尔回美国探望儿孙。他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
在他的长期计划中,Quy先生特别重视培训技术工人,特别是来自越南的技术工人。
“美容行业仍然缺很多工人,我想为越南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们需要在法律改变之前尽快行动起来,”奎先生说。
奎先生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出席大女儿希拉的高中毕业典礼。照片:NV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