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远嫁

阮海莉 DNUM_CFZAJZCABI 20:27

(Baonghean.vn)——“远嫁”的故事似乎早已成为老生常谈,但突然之间,它却在众多女性论坛上流行起来,成千上万条评论涌现,其中大多数都倾向于劝人不要远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分享。

“每天下午我都站在后巷

回首故土,心痛了一下午。

(民歌)。

“我没有嫁给一个近亲,我嫁给了一个远亲,现在我想念我的母亲,爱我的父亲……”

(歌词)…

“远嫁”的故事看似早已过时,却突然在众多女性论坛上流行起来,成千上万条评论,其中大多数都倾向于劝人不要远嫁。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确实需要分享。当然,“远嫁”如今已不再只是村村户户、地区之间计算,而是已经大规模地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

或许没有哪个母亲喜欢女儿远嫁。她的母亲也不例外。自从她长大成人,远赴异乡求学,每次回家,母亲都会跟她解释,女儿一定要嫁给父母亲近的人。母亲列举了一系列理由,比如,异乡的婚姻生活不易,难免会有与夫家不和的时候,自己再苦再难,也只能独自哭泣,无人倾诉,无人倾诉。再比如,生产九个月零十天,孩子们体弱多病……没有亲生母亲在身边,谁来照顾他们?再比如,父亲体弱,母亲年迈,她连回家探望都不能……母亲还吟唱着那首歌:“女儿嫁近人,哪怕一碗汤,他都会端来;女儿嫁远人,就像逃到森林里……”母亲的这些话,渐渐萦绕在她的脑海里。

然而,爱情里真的无人能预知一切。她结婚的地方离父母近1000公里。她母亲明知无法阻止,却一直抱怨,仿佛失去了女儿一般,有时甚至让她对父母感到愧疚,尽管她仍然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不得不鼓励自己,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不得不接受,大多数人都会长大,远走他乡,结婚生子,每个人都要过自己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永远和父母住在一起。她认识的很多姐妹和朋友也结婚了,离父母很远,甚至非常远,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安排生活和工作,在父母的忌日、春节、生病的时候去看望他们……

远嫁异乡的女孩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与困惑,但她很快就适应了。她总是主动规划和安排工作,并与丈夫商量,约定在忌日和春节假期,平等地分配时间探望双方家人。她待人热情友好,对每个人都真诚相待,因此在工作单位和丈夫家,她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她之前来到这片第二故乡的祖父母、姑姑、叔叔和姐妹们,常常全心全意地教她人生中的一切。因此,即使远离家乡和父母,她也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在异乡感到孤独和陌生,以至于工作之余只能独自坐着哭泣。她总是能感受到周围每个人的温暖和爱。尤其是在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丈夫的亲朋好友、同事轮流在医院照顾母子,其他人则去市场买菜做饭,以至于她妈妈和丈夫都抱怨照顾孩子无事可做。孩子满月后,她妈妈回老家,她总是自己照顾孩子,做家务,很少麻烦婆家和丈夫。她常常想,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

十多年过去了,人生当然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但她从未觉得远嫁是一件太过可怕、悲惨的事情,正如许多女性所倾诉的那样。显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远嫁的女孩不得不限制长途旅行,回家团聚的机会也很少,当然难免会想念父母。或者每逢忌日、春节假期,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难免会感到悲伤,想家,想亲人……但所有这些感觉很快就会过去,被日常工作的忙碌所取代。

记得有一次,母亲突然要去医院做紧急手术。当时我没法安排好一切立刻回家照顾母亲,但我总是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情况,提醒家里所有人照顾母亲,并立即给照顾母亲的阿姨的账户转了一笔钱,好让大家有路费和手术费。我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做完了手术。我只请了几天假照顾母亲,就得回城里照顾家庭和工作。但大家都鼓励我说,农村有很多人在照顾母亲,主要是因为如果不是我把钱转回来,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钱来支付费用。看着母亲,我知道她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她一定很高兴,因为虽然远在异乡,但她的女儿有稳定的家庭和好的工作,过着幸福的生活。

所以她想告诉姐妹们,告诉年轻人,远嫁不是我们人生沉重悲惨的原因。如果我们积极主动,懂得安排一切,就一定没问题。很多姐妹之间会互相诉说,爱情算什么,为什么要离开父母远嫁?爱情为什么算什么?如果我们不爱一个人,又怎么能和他结婚,生儿育女,无论远近,都能相濡以沫,共度余生?我们不可能永远和父母在一起,得到他们的照顾,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赖他们,否则我们会感到孤独和失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情,这些都是自己创造的。所以她觉得,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离开父母的怀抱才能成长。

她也想跟姐妹们分享一下自己如果远嫁,父母年老后照顾不上的担忧,但她觉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肯定有办法解决。像她这样远嫁的女孩,平时也会想很多,她曾写过这样几句诗:“女儿远嫁,父母等她一辈子。”虽然思念父母的心很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远嫁是一个错误或悲剧……因为任何父母最关心的不是女儿嫁得远还是近,而是女儿是否被爱、是否幸福。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女儿远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