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警方警告民众警惕伪装成加密货币的多层次“虚拟货币”诈骗
据公安部通报:近期,各省市警方破获多起涉及投资“虚拟货币”、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投资非法外汇、证券、股票交易等形式的诈骗、侵占财物案件。
摧毁许多网络,逮捕许多嫌疑人
典型的是,2024年10月底,河内市警方主持并配合有关单位严厉打击“侵占财产”、“不报案”和“洗钱”等案件,逮捕了Pho Duc Nam(1994年出生,巴地头顿人)。
.jpg)
Pho Duc Nam(TikToker Mr Pips)在社交网络上非常出名,他的每条视频都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观看量。Nam经常进行直播,对黄金价格、加密货币等进行分析、评论和预测。这位TikToker还炫耀着自己庞大的资产以及在国际黄金和股票投资市场10年不败的经验。
警方查明,Pho Duc Nam 伙同一名在柬埔寨设有办事处的土耳其人,成立诈骗团伙,模仿证券经纪公司的模式,引诱客户参与,侵吞资产。
这些受害人的伎俩是利用众多“幽灵”公司账户、电子钱包等收款,引诱客户进入私人聊天群,巧妙引导其存取款,建立信任,然后建议其进行大额下单,刺激其存入更多资金,并利用借贷杠杆快速烧钱(亏光所有资金)。当受害人损失殆尽后,受害人会继续以更具诱惑力的优惠和介绍,邀请其加入新的平台;承诺赢回损失的资金,以此继续侵吞资产。
截至目前,当局已在全国范围内确认了近2700名受害者,扣押并冻结了受害者的大量资产,价值估计超过5.2万亿越南盾,并冻结了125处房地产的交易。
除上述案件外,河内市警方还破获了一个名为MPX能源币的虚拟货币投资诈骗团伙,近2000名受害者落入圈套,涉案金额达2万多亿越南盾。
最近,河静省警方还成功破获了一起案件,逮捕了56名诈骗团伙主要嫌疑人,该团伙通过在UNISAT应用程序上投资BTC加密货币、通过TikTok任务进行诈骗,操作复杂,跨国经营,给众多受害者造成了数千亿越南盾的损失。
提高认识
在义安省,尽管各单位、各地方警方近期积极防范并有效打击网络诈骗、侵占财物犯罪,但现实中犯罪形势依然存在且复杂多变,特别是当人们投资伪装成加密货币的多层次“虚拟货币”时,受骗风险较大。
因此,近年来,加密货币(Crypto)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民众和投资者的关注。利用人们对该市场日益增长的兴趣,许多欺诈组织应运而生,他们利用多层次营销模式(MLM - Multi-Level Marketing)吸引投资者,通常被称为伪装成加密货币的欺诈项目。
.jpg)
这是一个以投资项目为幌子的骗局,承诺投资者投资后每月能带来大额固定利润(约30-40%/月,远高于其他金融信托基金)。
这些项目往往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分层次支付利息,同时,项目方还会为推荐人设置几十到几百个百分点的佣金,以吸引更多会员参与。
这种欺诈性的多层次营销模式的本质在于,受骗者并不专注于开发项目产品,而只专注于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投资项目,从后来的参与者那里收取资金,再向早期的参与者支付利息和佣金,直到项目崩溃。
警察厅通过核实和调查发现,伪装成加密货币的多层次“虚拟货币”诈骗项目往往具有明确的人员分布结构,以有效吸引投资者。
.jpg)
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该网络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经常以区块链或金融领域的“专家”的身份出现,用豪车和别墅的照片来宣传和吸引玩家对投资加密货币(Crypto)时有吸引力的“盈利计划”项目的贪婪。
为了吸引和诈骗众多投资者,骗子们除了搭建系统化的组织体系外,还会使用很多招数来吸引“猎物”,比如:承诺比银行高出数倍的利润;使用区块链、AI(人工智能)、DeFi、智能合约……等复杂的技术术语,让参与者觉得这是一个专业、合法的项目;鼓励玩家通过金钱或代币奖励来邀请新人。
这些主体甚至愿意花费巨资邀请名人来推广他们的非法项目。
不少投资者表示,他们被对象在Facebook上的帖子“吸引”,坚信这是一个能让他们快速致富的模式。然而,在筹集到大量投资资金后,这些领头人却反客为主,亲自搞垮项目,卷款潜逃。
为了避免在管理和使用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时受骗,义安省警方建议民众提高警惕,警惕那些以加密货币为幌子,邀请、宣传和诱导人们参与多层次“虚拟货币”投资项目的信息。民众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检查项目信息:仔细研究项目的开发团队、技术和目标。如果这些信息不明确,则可能是骗局项目。
-避免承诺过高回报的项目:如果一个项目承诺的利润过高且短期,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可能是一个骗局模式的迹象。
-警惕推荐奖金计划:合法项目通常没有多层次的推荐奖金计划,或者如果有,它们也非常透明且符合法律规定。
- 提高使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技能以及金融投资知识。了解市场运作方式和所涉及的风险;在进行任何交易之前,研究信誉良好的公司、经纪人并寻求金融专业人士的建议。
当发现有诈骗迹象的对象时,建议人们立即联系最近的警察机构寻求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