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电报指示应对风暴威马逊
7月17日,总理发布第1245/CD-TTg号公文,指示应对第2号风暴(威马逊)。
![]() |
受2号风暴影响,河内市暴雨频发,多条街道被淹。(图片来源:The Duyet/VNA) |
快讯称,第二号风暴(国际名称为威马逊)正在持续加强,风暴中心附近最强风力达13级,阵风达15级、16级,并迅速向大陆方向移动。
7月18日至19日,风暴将直接影响北部湾及北部省份,风暴中心附近最强风力达11、12级,阵风达13、14级,并伴有大范围强降雨。
这是一场非常强大的风暴,移动迅速,风暴发展依然复杂,必须警惕风暴比预测提前登陆;为了积极应对,政府总理要求各省、市和相关部委、行业和机构的人民委员会推迟不必要的会议,集中精力指导风暴应对工作;检查和审议防风暴计划,特别是“四个到位”措施;密切监测风暴、洪水和降雨发展情况,增加信息,以便人们了解如何积极防御风暴,同步部署防风暴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
受暴雨洪涝灾害直接影响的地区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安全,特别是堤坝、未完工工程、水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安全;指导、督促房屋、仓库、工程等加固,减少损失;根据暴雨具体情况,主动引导学生居家避险;落实城镇防洪措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沿海省市要会同边防和有关单位,采取一切方式和措施,向海上船舶通报风暴动态,引导、召集安全避风或者撤离危险区域;组织指导船舶(含旅游船舶)、养殖网箱、水上房屋等转移停泊,确保安全。
根据风暴发展情况和当地实际情况,决定禁止船舶出海;在北部湾和广宁至清化海域作业的船舶必须于7月17日返回岸上抛锚。
审查并主动疏散、转移沿海低洼地区、河口、深层水患、山体滑坡风险区等危险区域、船舶、筏子、水产养殖瞭望塔等人员,于7月18日下午4点前完成。
中部山区省份重点排查滑坡、山洪等风险区域,主动组织人员疏散转移,确保安全;对水深流急、地下通道、溢流口等交通风险区域,派人看守疏导。
总理要求外交部继续监测并协调掌握船舶信息的机构,主动联系相关国家和地区,支持渔民避开风暴。
交通运输部指示沿海情报站密切监测风暴发展情况,向海上作业船舶通报;组织指导运输船舶(包括大型运输船舶和沿海船舶)安全航行和停泊;指示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旅客和交通工具的安全,特别是在受风暴影响的地区;准备力量、工具和物资,迅速克服后果,确保交通畅通。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指示采取措施保护堤坝和灌溉水坝,安排船只停泊,实施排水措施防止洪水,并在可能因暴雨而发生洪水的地区停止水稻种植。
工贸部指示相关机构制定计划,确保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安全运行水电站和输电系统;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和粮食储备,以便在需要时为人民提供服务,特别是在有被孤立风险的地区。
国家搜救委员会和国防部指示边防部队和海岸警卫队配合相关机构和地方当局继续引导和呼吁船只,特别是那些位于危险区域的船只,躲避风暴;主动安排力量和手段,随时准备支援人员撤离和根据要求开展搜救工作。
公安部指示地方公安机关确保受灾地区安全有序,必要时在台风登陆时主动禁止车辆上路,随时准备协助转移群众,并根据要求协调救援行动;安排力量在受灾地区特别是涵洞、泄洪道处加强警戒、管控和疏导交通。
信息通信部指挥、组织、安排固定和机动部队在暴雨、洪涝地区执勤,及时处置,确保各种情况下的通信畅通。
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指示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继续监测风暴发展情况并定期更新信息,以便人们能够主动预防和避免风暴。
政府总理要求其他各部委按照职责任务负责指导、协调、指导地方立即部署应对2号风暴的计划;同时,准备应对风暴和洪水所需的力量、手段和物资。
越南之声、越南电视台、人民报、越通社等中央和地方媒体要增加播报时间,定期通报风暴方向和强度的变化,以便各部门、地方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情况,主动采取防范措施。
中央防汛抗洪指导委员会定期监测总结汛情动态,督促各部门、各地方落实防汛抗洪措施。
政府总理派遣中央防洪防灾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搜救委员会工作代表团视察、督促和指导地方应对风暴。
据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