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大米,穿越森林,为人们制作身份证

August 12, 2013 16:54

(Baonghean)-昆强县少数民族群众都领到了身份证。公安干警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默默地翻山越岭,趟过溪水,深入各个村寨,直接为村民办理身份证。

他们使尽全力,用力踩着本田 DD K7 的变速杆,但车子还是开着。在穿过洪水泛滥的小河时,火花塞被淋湿,发动机熄火了。Con Cuong 县警察局行政管理队的 Lo Van May 中校和 Vuong Dinh Phuong 中校不得不涉水而过。经过一番努力和斗争,两位警察终于渡过小河,进入 Binh Chuan 公社 Que 村。根据之前宣布的日程,这次他们直接来到 Que 村为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办理身份证,以行使公民权利。Que 村是 Binh Chuan 公社最远、最困难的贫困点,有 80 户泰族家庭居住,沿着环绕村庄的小河聚集,没有通往汽车的道路,也无法使用电话。

刚到Que村,顾不上老旧摩托车的“健康”,May中校、Phuong中校和Binh Chuan公社的警察们赶紧挂上绿幕,为民众拍摄合影。在村长的引导和指挥下,文化馆里聚集了大批民众。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许多妇女穿着鲜艳的服饰,仿佛要去参加节日一样。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身份识别小组为民众完成了发放申请、按指纹、按指模、拍照等程序。

很多70岁以上的老人第一次照相办证,感动不已:“我们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更没去过区里办证。还好有民警上门帮我们办。像我们这些老人,也按了手印,办了身份证。民警说,这算是入户了。我们年纪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身份证。不过,我们很开心,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都来办呢?”在与雀村村民告别前,民警们承诺,大概三周后,公社民警会再来给村民们发身份证。雀村的这次工作超出了预期,大家兴致勃勃,信心满满地离开。有的回到田间地头,有的回到自家菜园,继续耕种剩下的菜地。这时,梅中校和队友们赶紧打开摩托车的火花塞,擦干,继续前往另一个村庄。

并非每次进村都一帆风顺。一周前,工作组也按计划翻越险峻的山口,抵达雀村。到达时,整个村子一片寂静,只有孩子们在家,村长不在,手机信号也断了。直到下午村长回来,他们才得知,由于公社通往村庄的道路被切断,警方的工作安排通知无法传达给村民。很多时候,工作组不得不在村里待上三天,因为下雨、溪水上涨,许多村庄完全与外界隔绝。梅中校背着背包,扛着大米,沿着江河跟随一艘船去为丹莱族人制作身份证,结果船翻了,这个故事村民们都耳熟能详。那次,幸好是旱季,但大米全都湿透了,只有装着墨水、工具和文件的袋子没被淋湿……

53岁,30年从业经验的中校罗文梅,足迹遍布奇山县和昆强县的各个村庄。高中毕业后,罗文梅志愿参军,后考入中专,最终被分配到奇山县警察局工作。入伍至今,梅的主要工作是为县内少数民族发放、更换和补办身份证。奇山当时是罂粟之都,从芒县中心到边境乡,需要好几天的路程。梅坚持不懈地逆流而上,运送大米、盐和鱼露,到最远的景德乡、多梅乡、南坎乡……去动员人们制作身份证。当时响应的人很少。从过去到现在,没有身份证,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其他人担心,一旦有了身份证,就会受到管控,无法自由前往老挝或其他地区。有些人担心会被采集指纹、拍照……



警察为人们制作身份证并拍照。

1990年,罗文梅根据个人意愿被调到昆强县警察局。在这里,罗文梅和他的队友们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深入农村为村民制作身份证。在此期间,当地一些年轻人知道了去南方工业区打工。许多家庭知道了投资发展生产经营。求职、办理银行贷款、投资生产……都需要身份证。

此外,由于警员的宣传,人们意识到了办理身份证的必要性。人们不必再亲自下村挨家挨户地宣传,也不必费力气,后来就都等着区警官下村去办身份证了。

在梅先生的记忆“仓库”里,留存着第一次带着大米和饭团的工作组乘船渡过江河,进入丹莱族人聚居的普马特森林腹地的痕迹。丹莱族人大多不识字,也没有身份证。第一次拍照、按指纹、采集指纹时,他们个个胆怯胆怯。许多年轻女孩羞涩地把手伸给警员,脸涨得通红……泰族、蒙族和克木族的女孩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羞涩地坐在蓝色背景前,第一次被拍照。“在城市和低地,办身份证的人要拍照带去。在农村,警员也要给老百姓拍照打印。”方先生一边讲述着,一边用一条薄毛巾仔细擦拭着一台老式尼康胶卷相机。 Phuong先生很自豪,这台机器曾经是他的一大财富,但如今用胶片相机给别人拍证件照已经太“过时”了。每次拍完照片,你都无法像数码相机那样检查照片是否合格。

发生过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在古发村、旺蒙村和关村等偏远村庄办理身份证时,工作组办完所有手续,为村民拍照后,前往县警察局。然而,在把胶卷送回荣市冲洗照片时,却发现胶卷烧坏了。有一次,摄影师竟然闭上了眼睛,仿佛睡着了一样。于是,他们不得不返回村里为村民拍照。然而,对于身份证办理团队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森林里工作期间,虽然衣物和个人物品可能会被淋湿、掉落,甚至被洪水卷走,但相机必须绝对安全。“我们多次提出想买一台数码相机来更好地服务工作,但由于经济困难,至今仍未获批。”方先生抚摸着那台旧相机,说道。

昆强县公安局身份证发放队除了梅先生和方先生两位老人外,其余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军人。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认知和观点:发放身份证不仅仅是帮助少数民族行使公民权利,帮助人们更便捷地从银行贷款、就医、办理工作和学习记录,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户籍、自由迁徙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防止妇女被骗到国外贩卖等,为乂安省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对我们来说,和群众一起下村已经成了习惯。下村常常让我们‘工作上瘾’。虽然辛苦劳累,但看到群众开心兴奋地领取身份证,或者迫不及待地等待按指纹、按指模、签名,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罗文梅说道。

听他讲述,目前,除了部委之外,中央层面也正在推进公民身份识别码、证件数字化或电子身份证项目。方中校望着远处的棚屋,几个孩子在楼梯上玩耍。“希望像桂村这样的偏远山区的人们也能有机会使用带有电子身份码的磁卡。到那时,西部地区将繁荣昌盛,道路、国家电网和现代化公共服务将覆盖每个村庄。警察再也不用为了给老百姓制作身份证而翻山越岭,扛着米和盐跋山涉水了。”项目组组长王廷方满怀信任地说道。


阮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运送大米,穿越森林,为人们制作身份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