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门在哪儿?

DNUM_AGZBCZCABG 08:42

(Baonghean)—— 村门,如同榕树、水井、公家院落,与村里世世代代的人们息息相关。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每当想起那神圣的遗物,便会感到无尽的痛苦。

出生在乡村的人,对村门一定耳熟能详。村门是村庄的眼睛,是村庄的灵魂,是村庄的性格。在历史的变迁中,村门作为遗迹而存在,成为承载着水稻农业身份的独特文化印记。

老人们还记得,过去村里建有村门,派人守卫,以防盗匪。一旦有事,便会敲锣打鼓,警示村民。村门是用竹子砌成的,更好的是用砖砌成,或者干脆用竹子,向两边延伸,环绕着村子,周围还常常挖沟渠……有些地方,村门很简陋,一棵百年榕树或木棉树,绿荫掩映,也算村门。

世世代代,村门是精神的门户,是岁月的脉搏,是竹篱笆、瓦顶、槟榔树的灵魂。村门是迎接生机、财运和美好事物的地方,为村庄带来繁荣。自建村以来,村门见证了村里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每天清晨,村民们从村门走出去,去上学、去工作。

村门是母亲们田间劳作归来的歇脚处,也是父亲们劳作一天后休息的地方。村里的孩子们在这里进行着各种民间游戏,享受着无尽的欢乐。村门也是远方孩子们渴望回归的地方……

Cổng làng Vĩnh Yên, xã Diễn Lộc (Diễn Châu). Ảnh: Song Hoàng
永安村门,位于演州县(Dien Chau)的演禄乡。摄影:宋黄

喧嚣的人生中,故乡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催促着归来的脚步。站在青苔覆盖、泛着往昔色彩的村门前,多少人心潮澎湃?那古榕的低语,夏日竹林深处的细语,三月飘摇的木棉,有着超越时空界限的强大感人力量。因为,那便是“村魂”——深深烙印、镌刻在每个旅居者骨血深处的灵魂。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兵漂泊了大半辈子,生命已近尾声。但他却渴望回到家乡,撸起袖子,最后一次触摸生他养他的村门台阶,然后心满意足地死去。最终,他的子孙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他带回了家乡,完成了他的遗愿。可当他到达时,老人还在,村门却在哪儿?老兵望着远方,在沧桑巨变面前,泪流满面,白发在寒冷的冬日夕阳下飘扬……

因为认为旧式窄小的村门已经不适应拓宽后的水泥路,妨碍了摩托车、汽车、农用车甚至重型卡车的进出……满足新生活必需,现在很多村庄都把百年老村门拆了,换成了宽大的迎宾门。

村门大到难以想象,让许多路过的人惊叹不已。而且,后来建的村门比之前的还要更大更气派。为了“配得上”新农村,村里高楼林立、别墅林立。新村门虽然气势恢宏,但为何依然显得单调乏味、毫无生气、毫无生气?

其实,很多地方连村门、迎宾门都没有,只有一条笔直的村道通往村里。肯定有很多人会迷路,因为他们分不清这个村和那个村的边界,不知道村子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村门没了,远方的孩子们该去哪里依偎,该去哪里寻找那段回忆的里程碑?孩子们长大后,还会记得自己出生在乡村,还会珍视家乡的深厚价值吗?不要责怪市场机制和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让他们抛弃了熟悉的村门,因为有人说过:“爱家爱村爱乡,爱乡村就等于爱祖国。”

如果对故土的热爱没有源于像村门这样蕴含着精神文化、朴素质朴的物件,那将是残缺而深刻的。创新固然必要,但更需要保护和传承构成村庄灵魂和特色的价值观。

阮和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村门在哪儿?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