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 Thon——越南村庄之美
(Baonghean)——距离喧闹的城市只有五七公里,Cu Thon——这个名字听起来像诗歌和音乐一样美丽——拥有许多越南村庄的宁静、古老的美丽。
你可能不相信,但我心中残留的一点梦想促使我回到 Cu Thon,只是因为我像在一首诗或一个旧梦中听到过这个村庄的名字。
古通位于洪原省洪利县的洪涝易发区,距离荣市约五七公里,但只要越过塔兰堤坝,你就会迷失在竹林的掩映下,迷失在麻雀和莺莺啁啾的小巷里,迷失在黎明时分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河水前。这意味着,你迷失在了你以为已经忘记了的过去。
![]() |
古通村安静的小巷。图片来源:PV |
那天带我们参观村子的是古通村村民阮思剑先生,他住在福泰寺的正后方。福泰寺建于1013年,历经战乱、洪水和人为破坏,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
随后,同样在基姆先生家人的呼吁下,这座作为村民精神支柱的佛塔于2013年得以修复。佛塔位于村子尽头,毗邻广阔的玉米地。也是在那片宁静的空间里,在佛塔门前的榕树荫下,基姆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古通村。
古吞村原由6个村落组成,现已被划分为3个村落,行政名称分别为1、2、3村落,但人们通常称它们为纳村、蔡村、海村。古吞村约有400户人家。大多数居民为农,少数为拉姆河沿岸的渔民。
基姆先生带我们参观了寺庙门前的那棵高大浓荫的榕树:“这是一棵新榕树,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因为1982年的暴风雨和洪水而被折断了。这棵古榕树是古屯村的灵魂。当时村里的孩子,甚至大人们,都想看看荣街灯火辉煌的景象,所以都爬上了这棵榕树。”
无论我们离开村子去哪里,回来时都会寻找榕树的树荫。看着榕树,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村庄就在那里。那时的榕树直径有5米。孩子们经常互相躲躲藏藏,在洞里玩弹珠,有些甚至在夏日的午后睡在里面……那棵树很高,有几百米。树上有很多鸟。孩子们没法用弹弓打鸟,因为子弹打不到树枝。
接着,Kiem先生还给我们讲起了村里的古树,榕树有两三百年树龄,阮廷家庙旁的茄子树也有几百年树龄了……
![]() |
古通村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房屋。图片来源:PV |
继续讲故事,基姆先生带我们来到阮廷黄先生的家,房子的两旁是两排笔直的槟榔树。黄先生的家就在阮廷家庙的后面。谁能想到,这座静静地坐落在蔡家村一角的家庙,竟然藏着如此多悲壮的历史故事。
阮氏家族功勋卓著,这座教堂保存着许多皇家法令。1930年至1931年间,共产党员(其中大部分是阮氏家族的子弟)选择这座教堂作为秘密活动的场所。
法国殖民者发现此地后,于1941年焚毁了阮定教堂。阮光先生、阮平先生、阮孝先生、阮大先生……其家人被捕,并被流放到邦美蜀监狱……
1950年,家人决定重建教堂,最初是在一间茅草屋里。多年来,教堂逐渐得到修葺,变得更加完好。黄先生目前是教堂的负责人。
黄先生以残疾军人身份退伍后,重回故土,耕耘田地。他说,生死离不开故土,故土很有“灵性”。你看,那棵古老的榕树,虽然一半已经枯萎,但干枯的枝条上却依然绿意盎然……黄先生的家,也是古通村为数不多的几座保留着几百年古宅风貌的民居之一。
谈起古宅,Kiem先生带我们去了杨氏桂夫人的家。Kiem先生说,除了佛塔、古树、竹篱之外,古宅也是Cu Thon的特色资产之一。
据说阙夫人的故居已有300年历史。阙夫人(生于1930年)如今独自一人居住于此,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不过,她的一个孩子仍然住在附近,经常来探望。阙夫人的五代人都在这里出生和成长。至今,阙夫人的孩子们,尽管大多远离家乡,仍然决心要保留这栋房子的原貌。
![]() |
杨氏桂夫人的300年历史古宅。图片来源:PV |
村里只剩下潘廷草(1960年出生)。他说,他和另外五个兄弟姐妹都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和曾祖父也出生在这里,他们依恋着这栋仿佛被日晒雨淋的房子,依恋着他们藏匿喜怒哀乐的铁木和红木门,依恋着他睡觉的储米床。
也正是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1968年的美军轰炸,他家的屋顶瓦片被炸得粉碎。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军队服役,家中只有母亲和孩子们,互相扶持着躲避炸弹。他的母亲被炸弹炸成重伤,他的一个姐姐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也正是在这所房子里,1978年,他目睹了最大的一场洪水,水涨到了屋顶……然而,在炮火和洪水的袭击下,Cu Thon村的房屋、人民和树木依然坚定地屹立着,依然绿意盎然……收获的季节依然喧闹,蜂蜜糖的味道依然芬芳,渔网依然叮当作响……
我们沿着乡间小路行走,感觉古屯镇的某些部分依然存在,仿佛从未被时间蒙上尘埃。生活平静祥和,仿佛从未经历过风雨洪水,也仿佛从未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和流血冲突。
![]() |
古通村宁静的乡村景色。图片来源:PV |
站在雄原县洼地古村落的中心,我感觉自己仿佛迷失在了过去,就像风吹过古老的屋顶,吹进每根竹梢,吹进每棵百年老树的根,这些树根至今仍深植于古通的深土中,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无数次的洪水,这些树的墙壁和屋顶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
我感觉自己属于这里,心灵变得异常平静。那一刻,透过竹林洒下的阳光,仿佛也蕴含着世世代代在这里出生和成长的人们的艰辛与贫困,以及想要留住旧景、缅怀和追忆过去的渴望。
历史不仅是由许多家庭的存在和延续、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所构建的,而且是由在炸弹和枪林弹雨中倒下的人们的鲜血和骨头、由藏匿革命干部的家庭、由像阮士剑先生这样的人为保护和修复村庄古代遗迹所做的努力所构建的……
水荣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