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争蔓延至新战线
(宝河)——在中国宣布取消与美国的高级别安全会议的第二天,美国也宣布取消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原定于10月中旬对中国的访问。
分析人士表示,此举表明,美中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从之前的贸易、政治和军事领域“蔓延”到新的安全领域,特别是东海安全问题。
美国开辟了新的战线
美国国防部已正式确认取消詹姆斯·马蒂斯的访华行程。此前,根据五角大楼的计划,马蒂斯将前往中国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会晤,但中方拒绝安排。这与中方此前发布的关于取消美中高级别安全会晤的消息相符。
![]() |
| 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此前访问中国时的照片。图片:法新社 |
美国取消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访华行程之际,正值中美两国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关系紧张之时。与此同时,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的这一决定也与中国在东海的活动有关。
此前,中国不允许美国两栖攻击舰“黄蜂”号访问香港。此外,美方还指责中国舰船在东海“不安全”地接近美国舰船。
据美国国防部宣布,事件发生在9月30日上午,当时美国海军舰艇“迪凯特”号进入了越南长沙群岛加文礁和加马礁周围的12海里区域,这两个礁石目前被中国非法占领。
美国海军称此次行动是国际水域航行自由行动的一部分。当时,中国驱逐舰“旅阳”号以“不安全且不专业”的距离接近美国海军“迪凯特”号两栖攻击舰,并试图迫使“迪凯特”号离开该区域。
因此,分析人士表示,取消詹姆斯·马蒂斯先生的访问表明美国反对这些行动,同时也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美国准备在与中国的紧张对抗中开辟新的战线,即东海安全战线。
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在东海军事活动的争端由来已久。尽管中国提出反对,美国仍持续在东海进行巡逻,以维护航空和航行自由。美国海军司令理查德·斯宾塞曾表示,“不惜一切代价”都会部署此类行动。
因此,美国将允许军舰随时通过所有国际公认的自由水域,以确保贸易和贸易路线始终畅通无阻。
分析人士指出,自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美中关系空前紧张,在此背景下,美国在对华对抗中开辟新战线,并非仅仅是特朗普惯用的“施压谈判”策略,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华关系方针日益清晰的转变。相应地,中国也被美国视为“强劲对手”,这与美国对待俄罗斯的方式如出一辙。
唐纳德·特朗普的真正目的
在最近的联合国大会期间,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指责中国干预中期国会选举,并解释说,中国不希望唐纳德·特朗普的共和党获胜,因为现任美国政府被认为对华采取了有史以来最强硬的立场。
![]() |
| 美国两栖攻击舰“黄蜂”号被中国拒绝停靠香港港。图片来源:CNN |
迄今为止,尚无确凿证据表明中国干预了美国大选,中国也立即否认了美国的指控。然而,唐纳德·特朗普所提及的一点并非没有道理:在他领导下的本届美国政府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了极其强硬的立场。
唐纳德·特朗普先生所提及的强硬姿态已在近期的一系列事态发展中得到证实。最初,美中之间的紧张对抗主要体现在贸易领域,双方不断对对方进口商品加征“巨额”关税。
但对华发动贸易战后不久,美国又在其他一系列领域继续“打击”:在外交领域,指责中国在联合国大会论坛上干预选举;在军事领域,制裁与从俄罗斯购买武器有关的中国实体;在安全领域,取消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对中国的访问。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贸易、军事和政治领域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施压,这让公众不禁质疑他此时的真实意图,尤其是在美国即将举行中期国会选举之际。
即将到来的投票对唐纳德·特朗普的共和党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共和党能否继续掌控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主动将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推向新的高度,是唐纳德·特朗普和共和党的一项战略考量。
首先,如果共和党无法保住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控制权,中国将成为唐纳德·特朗普避免受到批评的理由。
其次,美中关系的紧张加剧也可能转移国内公众对唐纳德·特朗普 2016 年竞选团队前工作人员一系列法律问题的注意力——这一因素也可能对即将到来的选举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短期的“战术”因素外,美国政界人士对中国的崛起表达了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尽管中国称这种崛起是“和平的”,但它仍然有可能在未来威胁到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
在说服唐纳德·特朗普采取这种强硬手段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之一,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
![]() |
| 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以来,他一直对中国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政策。图片:Getty |
在中国取消中美高级别安全会议,以及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取消访华行程之后,双方对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保持冷静。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宣称“没有理由害怕”,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也表示,他“不认为与中国的关系会恶化”。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形势并不乐观,正如近期中美两大超级大国贸易战的发展轨迹一样,原本看似能够迅速解决的小规模冲突,最终演变成一场大规模贸易战,并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增值税“打击”。因此,中美对抗何时降温仍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