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大城市的汽车与自行车之战
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中国政府寻求重返自行车时代。
![]() |
北京街头,骑行者穿梭于车流之间。图片来源:法新社 |
每天早晨,雾还没散去,孙健就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穿梭在北京市中心挤满汽车和公交车的街道上。“北京的车太多了,就像把水从盆里倒进碗里一样,”39岁的北京本地人孙健说道,他是北京著名自行车俱乐部的创始人。
如果孙健骑车上班运气好,只需忍受交通拥堵和污染。如果运气不好,他还会遇到突然打开车门的汽车司机撞到,或者与违规占用自行车位的车主发生争执。《纽约时报》评论说,孙健30分钟的通勤时间,是中国特大城市汽车与自行车之争的典型代表。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城镇居民为了避开工地的影响,纷纷迁往郊区居住,导致城市汽车使用量迅速增加,加之政府管理政策的放松,中国人几十年来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逐渐被打破。
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这场竞争更加激烈。公交车、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都在争夺自行车空间。根据市政府的数据,目前只有12%的人骑自行车上班,低于2000年的38%。
然而,随着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北京当局担心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放弃骑自行车的习惯,并正在寻求改变这一趋势的方法。市交通官员希望到2020年,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例能提高到18%。
这是北京市政府承诺推行的“绿色交通”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改善空气质量和交通拥堵状况。近年来,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导致肺部疾病患者数量迅速增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与缝纫机、钟表并列成为中国家庭的三大必需品。
就在20多年前,北京的街道上还充斥着自行车铃声。自行车修理店总是生意兴隆。事实上,由于自行车数量众多,1994年,北京交通官员甚至向联合国寻求建议,在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管理自行车。
时任联合国顾问的丹·伯登先生表示,在接受中国政府的咨询时,他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自行车才是汽车数量快速且无计划增长的受害者,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消灭自行车,”他说,“因为自行车的空间比汽车小得多。”
然而,伯登的建议被忽视了。“我们以为自行车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个选择,”这位前专家分享道。
自此,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4年新车销量增长9%,达到1180万辆。
然而,让北京居民减少汽车使用并非易事。为了鼓励更多人骑自行车出行,北京城市规划官员提议禁止在宽度不足6米的街道上停车,并增设自行车专用道,并在这些专用道上设置围栏。
然而,许多骑自行车的人表示,这些措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让北京的街道变得更加适合骑自行车。
“我受不了的是这里没有专用自行车道,路上经常被汽车占满,”2014年夏天搬到北京的Phuong Vinh Ban说道。第一个月,Phuong尝试骑自行车上班,但很快就被迫放弃了。他还表示,政府计划实施的措施并不令人信服。
北京大学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空气污染、交通安全和空间不足是城市居民不愿使用自行车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伟教授表示,停车位不足仍然是主要原因。他参与起草了改善北京行人和自行车基础设施的法规。目前,全市停车位仅够250万辆汽车停放。“很多汽车没有停在指定的停车位,而是直接停在路边,”李伟教授说。“北京的交通政策一直以来都对小汽车比较有利。”
他还表示,汽车使用者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也是自行车面临的挑战之一。
“北京的私家车是最自由、最随意的,”李伟教授说,“一堵车,私家车就挤占非机动车道。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汽车可以随心所欲地行驶。”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