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寿与基辛格在巴黎的智斗

越南团 January 26, 2023 15:54

1970年至1972年三年间,黎德寿先生与亨利·基辛格先生在巴黎进行了数十次紧张的谈判,以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

1969年,巴黎四方会谈启动,但在公开会谈中陷入僵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和河内安排了一条秘密渠道,以黎德寿和基辛格为主要人物。

黎德寿先生出生于南定省,自幼投身革命,从火炉到山罗、昆岛,辗转于多个监狱。1968年春节攻势期间,他加入了南方中央办公厅。后来,胡志明主席任命他为春水外交代表团团长巴黎谈判的特别顾问。当时,他57岁,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描述黎德寿,他头发灰白,气势逼人,总是穿着灰色或栗色西装,眼睛又大又明亮。黎德寿为人沉着冷静,“除了一两次之外,他的态度无可挑剔”。

基辛格是白宫特别国家安全顾问,曾任哈佛大学教授,是一位对越南问题有着深入了解的杰出外交家。

第一次会议

1970年2月21日,黎德寿先生与基辛格先生在巴黎舒瓦西勒鲁瓦达尔特街11号首次会面。春水先生热情地迎接基辛格,并将他带入一间小客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两个社会出身、性格和政治理想截然不同的人相遇,并为了找到解决越南问题的方案而激烈争论了三年。”黎德寿先生的秘书、外交官刘文利在书中回忆道。黎德寿与基辛格在巴黎的谈判。

基辛格先生为迟到道歉,并要求对会晤保密。他重申,美国希望真诚认真地进行谈判,但他指出,美国国内的局势对尼克松有利,而韩国的局势对河内则更为艰难。河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美国并非僵化,而是希望在现实中而非理论上结束战争。

基辛格强调,谈判的进展取决于南方不加剧暴力。战争结束后,美国将帮助越南进行改革和重建,“永远不会对越南的独立构成威胁”。在结束演讲之前,基辛格为发言时间过长道歉,但补充道:“哈佛教授的发言时间总是55分钟。”

1973年1月13日,顾问黎德寿(中)与亨利·基辛格进行谈判。照片:向量网络分析

同日下午,黎德寿先生表示,基辛格未能正确评估战场的现实。“这是你的权利。过去15年来,在评估双方力量对比时,你对我们的看法非常错误。”黎德寿先生说道,并同时提到,战争的“越南化”已经开始失败。

河内代表团顾问强调,无论美国做什么,都无法改变战争的方向。“我的人民被欺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诚实,”阮文寿先生说道。阮文寿先生在结束演讲前强调:“在和平与战争两条道路之间,你们应该选择一条。如果你们选择和平道路,我们就能和平解决问题。”

谈判陷入僵局

1972年10月初,河内提交《巴黎协定》草案后,黎德寿先生与基辛格先生基本就诸多条款达成一致,并估算了签署时间。基辛格表示他将前往河内签署,黎德寿先生幽默地说:“也许我得跳伞”,因为当时要渡过红河,我必须使用浮桥。但后来,美国推迟了协议的实施,基辛格未能按计划前往河内。

在11月的会晤中,基辛格试图缓和气氛,邀请黎德寿到哈佛大学演讲。黎德寿作为回应,宣读了一份长达五页的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表达了河内的善意,并谴责了美国的背叛。黎德寿语气尖锐地说道:“我们曾被日本人、法国人和美国人欺骗过,但从未像这次这样明目张胆。”他质问基辛格:“你曾经说过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必要的,现在却反过来了,你觉得我们怎么理解你呢?”

1973年1月13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中)与顾问黎德寿在法国进行谈判。照片:向量网络分析

基辛格解释说,战争旷日持久,所以当他接近解决方案时,却发现了一些他从未想过的复杂问题。他承诺本周完成大部分文本,但要求修改协议中的大部分章节,尤其是关于停火、撤军以及南方内部政治的章节。

美国要求将“南越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的名称从协议序言和其他细节中删除;所有非南方军队撤出南方;并且不承认南方存在两个政府、两支军队或两个地区。基辛格也未提及治愈越南战争创伤的责任。

外交官刘文莱说,黎德寿先生回忆说,尼克松曾向河内发出外交照会,确认该协议“被认为是完整的”,并批评了基辛格的论点。

阮富仲先生明确阐述了临时革命政府在南方和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多年来,南方一直分为三个地区:西贡政府控制区、解放军控制区和争议地区。基辛格要求废除临时革命政府(解放军)控制区,而美国和西贡军队从未做到过这一点。这项提议荒谬至极。

阮文寿拒绝了美国要求北方军队撤出南方的要求。越南人民有权抵抗入侵,不能将北方军队的撤离与美军的撤离相提并论。阮文寿与基辛格辩称:“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合理的,违背道德、政治和法律。”

阮文寿坚持他的观点,如果河内释放美国战俘,西贡也会释放所有仍被关押的南方平民。“你见过世界上哪场战争,双方各退俘虏,而另一方却把他们扣留起来吗?”阮文寿继续追问基辛格。

基辛格同意了黎德寿的部分建议,但双方仍然存在诸多争议。黎德寿曾直接问道:“你们还想继续谈判吗?如果顾问不想,我们就此罢休。如果你们想继续谈,那我们继续谈,但必须有所取舍。”

决赛

1972年12月18日,黎德寿先生刚从嘉林机场回国,美国B-52轰炸机就开始轰炸河内、海防等多座城市。但尼克松扭转局势的轰炸计划失败了,黎德寿先生与基辛格于1973年初恢复会晤。这也是两人签署协议的最后一轮。

“黎德寿参谋在奠边府空战的荣耀中抵达巴黎。”刘文利先生描述道。

与往常不同,越南代表团并未在门口迎接基辛格。在河内上空炮火硝烟持续了12昼夜之后,河内对美国人表现出了冷漠。“你们以谈判中断为借口,在我刚回国时就轰炸了北越。你们的行为赤裸裸、残暴无礼。你们以为这样做就能制服我们,但你们错了。你们使谈判变得艰难,玷污了美国的荣誉,”黎德寿先生批评美国。

基辛格先生解释说,1972年末河内谈判的风格让华盛顿认为它想拖延局势,而不是解决问题。当基辛格要求他不要再批评时,阮富仲先生回答说:“我已经克制了很多,但世界舆论、记者和美国政界人士的言辞要激烈得多。”

1973年1月23日,黎德寿顾问和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巴黎协定》草签仪式后互相祝贺。照片:向量网络分析

协议的签署方式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四方谈判方对此很感兴趣。黎德寿先生要求两方签署,四方签署。基辛格不同意,提出了三个方案,但均未提及“南越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的名称。

后来,基辛格建议双方签字,四方签字。但在四方签字的版本中,双方各签署一页,四页合并成协议,签字人都写上自己的立场。双方就这样达成了一致。

黎德寿先生提议增加一项关于赔偿的议定书。基辛格表示,美国将为治愈战争创伤做出贡献,但在美军战俘尚未释放且赔偿金额需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不应签署议定书。因此,双方将交换照会,稍后再进行讨论。黎德寿先生表示同意。

1973年1月13日,即会谈的最后一天,基辛格建议签字仪式不要发表讲话,只需在场的每个人致以祝福。这一天在美国是庄严的一天,在越南更是庄严。“因此,我们应该以和解、慷慨和温暖的态度对待彼此,”基辛格说道,阮富仲先生表示赞同。

会谈最后一天结束时,两国代表团共进晚餐。黎德寿先生向基辛格举杯致意,表示“这是恢复越南和平的初步但非常重要且根本性的成果”。基辛格回答说:“到那时,和平将在签署协议之日重回印度支那,重回我们两国人民的怀抱。”

1973年1月23日,基辛格在《巴黎协定》上草签后,将一支笔交给黎德寿先生,并说:“我把这支笔送给你,让你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性的日子。”黎德寿先生也把笔回赠给基辛格,并叮嘱他:“签了字,就要说到做到。”

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签署,旨在结束越南战争,恢复越南和平。黎德寿先生和基辛格先生同获诺贝尔和平奖。然而,黎德寿先生拒绝接受该奖项,理由是美国在越南发动了侵略战争。一方入侵越南,另一方奋力反抗侵略者,解放人民,因此他们无法分享诺贝尔和平奖。此外,当时越南尚未真正实现和平,国家仍处于分裂状态。

《巴黎协定》50周年:分裂越南的阴谋失败

25/01/2023

据vnexpress.net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黎德寿与基辛格在巴黎的智斗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