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与为她丈夫移植心脏的男人重逢
在丈夫不幸去世并捐献器官六个月后,Hang 女士有机会见到了心脏移植接受者 Tran Tuan 先生。
11月29日上午,来自太平省兴河市的26岁阮氏秋姮女士收到一份参加“给予是永恒”活动、庆祝国家器官移植协调中心成立的邀请,她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遇到捧着丈夫心脏的人。
当主持人喊出来自承天顺化省的陈俊先生(52岁)的名字,这位为她丈夫做了心脏移植手术的人站起来的那一刻,杭女士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眼含热泪,双手颤抖,一把抱住了陈俊先生。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杭女士和段先生初次见面时,两人都激动不已。照片:液态氮 |
过去六个月里,杭女士一直期盼着见到丈夫心脏的接受者。这一次,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段先生。“我总是告诉我的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还活着,只是活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为了延长他的生命,我希望段先生永远健康,把孩子们父亲的心脏保存下来。”杭女士紧紧握着段先生的手说道。
杭女士说,如果她知道段先生要去河内,她一定会让婆婆来看望他。“他是她生的,她比任何人都想见段先生。”她动情地说。
杭女士回过神来,说道,丈夫阮玉谦先生是一名退伍士兵,回乡学习烹饪,在离家30公里的地方打工。他30岁了,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他的哥哥是智障人士,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女儿,一个刚过一岁,一个才三岁。
五月中旬,Khiem先生下班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被送往越德医院接受急救,但很快陷入昏迷,最终脑死亡。为了捐献丈夫的器官,Hang女士给婆婆打了电话。母子之间的通话时间不长,却充满了痛苦和决心。他们同意将儿子的心脏、肝脏、肾脏和两片眼角膜捐献给医学界。在她的家乡兴河,她的家人就是一家人。首次做出亲属捐献器官的决定。
5月18日,陈谦的心脏从河内运到了顺化,挽救了陈俊的生命。其余的器官也移植给了另外五个陌生人。“当他的侄子看到装有陈谦心脏的盒子被运往顺化时,他惊呼道:‘这是你第一次坐飞机!’”杭女士说。
Tuan先生和Hang女士紧紧地牵着手。图片来源:LN |
陈俊先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康复,如今已恢复如常。他分享道,自己患心力衰竭两年,目前在顺化中央医院接受治疗。“2018年4月,医生说病情已到晚期,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心脏移植。我做了所有检查,只等着有人捐献心脏做手术。但当时,我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甚至放弃了。”陈俊先生说道。
奇迹发生了,在经历了无数次失望和等待之后,他终于接受了Khiem的心脏移植手术。过去六个月里,他也一直在寻找捐赠者的家人。他在个人Facebook上发布了相关信息,但始终未能找到。“这次在河内见到Hang女士,我非常感动。这次旅行结束后,我会和家人一起去太平为Khiem上香,希望成为他们家人的一员。”Tuan先生说。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人类十大发明之一,是拯救绝症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径。每年,全球有数以万计的人受益于器官移植,但不幸的是,由于我国缺乏移植器官,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绝症患者无法获得器官移植,只能等待死亡。
不过,得益于器官捐献运动的开展,尤其是在海安和万尼的故事之后,登记捐献器官的人数迅速增加。在过去的10个月里,这一数字已增至近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