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意义的重聚
6月20日晚,纪念越南革命新闻日88周年和2012年义安新闻奖颁奖典礼举办地——义安宾馆,成为胡伯伯家乡记者们的聚会场所;对于坚守根据地一年、孜孜不倦地追寻生活和人民所期盼的话题的记者和记者们来说,这次重聚是一份奖励,是义安省委、人民委员会给予他们的一份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家见面时都充满敬意和喜悦,互相握手,聊天交流新闻工作经验,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
(Baonghean)-6月20日晚,纪念越南革命新闻日88周年和2012年义安新闻奖颁奖典礼举办地——义安宾馆,成为胡伯伯家乡记者们的聚会场所;对于坚守根据地一年、孜孜不倦地追寻生活和人民所期盼的话题的记者和记者们来说,这次重聚是一份奖励,是义安省委、人民委员会给予他们的一份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家见面时都充满敬意和喜悦,互相握手,聊天交流新闻工作经验,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
依依不舍地离开会场外的乂安记者朋友们,迅速安顿下来,参加庆祝越南革命新闻日88周年暨乂安新闻奖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以刚刚成功举办的第三届记者歌唱节的精选歌曲和特别表演拉开帷幕。“非专业歌手”们的歌词和歌声依然雄壮,却又透着一丝奇特的柔情。他们放声歌唱,歌颂伟大的革命战士、伟大的新闻工作者、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胡志明主席,歌颂引领革命航船走向成功的先锋力量越南共产党;歌颂挚爱的祖国,长沙、黄沙风雨无阻的祖国;缅怀胡伯伯家乡记者的决心,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保卫祖国、保卫党、保卫人民,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领导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春阳同志在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欢迎词是对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的肯定、评价和表彰,同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的鼓励和激励。
此次庆典和颁奖典礼旨在表彰为本省新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在整合发展时期为提升义安省的形象和地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做出积极贡献的作者和新闻作品。义安报记者范邦从业仅两年,但两年都获得了本省新闻奖。范邦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写报纸不容易,写报纸获奖更不容易。但我写作不是为了获奖,而是用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体验来写作……这个奖项激励我增强奋斗精神,践行和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特别是锻炼我的政治素质,使我能够始终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诱惑和变化,集中我的智慧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仪式上,众多记者和通讯员分享了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故事。2012年凭借广播作品《一个苗族人追随胡伯伯的故事》荣获乂安省新闻奖三等奖的黎氏贤章(乂安广播电视台)记者,始终视自己为村民的女儿,无论风雨、烈日,还是艰难的山路,她都无所畏惧。黎氏贤章坦言:“作为一名女性,从事记者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但我认为,对一名记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文章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并得到民众的反馈更令人欣慰的了。”
驻义安省《劳动与社会报》记者黄松表示:“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新闻媒体的声音和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我省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笔杆子,展现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面对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义安新闻工作者凭借自己的智慧、热情和对职业的热爱,努力调查研究,探寻真相,并给出令人信服的评估和解决方案;帮助观众、听众和读者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的面貌……他们一直关注着全社会的关切。”
黎文胜(军区四号报)记者分享了他的感受:“今年的新闻奖有很多作品紧扣政治生活和现实生活。今年的参赛作品反映了各种主题,例如党的建设、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好人好事等典型新因素、三农问题……以及生活中的负面因素。所有这些都从记者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新闻的导向性和批判性。”
今天的聚会给每一位记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我和许多其他记者都明白:记者就像生活的秘书,必须紧贴人民生活的现实;始终秉持诚实、纯洁的心和对职业的责任感。新闻传统日庆祝暨义安新闻奖颁奖典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每一位记者在接下来的征程中,继续像勤劳的蜜蜂一样,辛勤劳作;为了新闻事业——一个艰难、艰巨、危险,但也非常光荣的职业,因为它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