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2011年纲领与时代潮流相一致
自1930年成立至今,近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我党以三大政治纲领成功领导越南革命事业。每个纲领都对民族命运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 |
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来源:Chinhphu.vn |
胡志明主席起草的党的第一个政纲是《简要政纲和简要战略》,并于1930年2月3日获建党大会批准。此后,在香港召开的越共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继承了上述两个文件,并于1930年10月形成了《党的政治政纲》。
贯彻落实《纲领》和《提纲》,1930年,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胜利地进行了1945年八月革命,恢复了国家独立和主权,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为我国人民开辟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新纪元。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战胜了当时最残暴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独立、自由和统一。
国家统一、国家重新统一,举国上下走向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再次战胜了危险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的旧模式在社会主义体系的核心崩溃。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瓦解(1989-1991年)。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30年战争、遭受美国围困和禁运的欠发达国家,我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从1986年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始,进行了革新。在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我党首次提出了在和平条件下建设国家的纲领。这就是1991年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这是党的第二个纲领。
在贯彻落实第二份纲领的过程中,我党和人民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另一方面将国家建设模式从“无产阶级专政”、“中央集权、官僚补贴、计划经济”的旧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新模式。在政治体制上,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制;在经济体制上,是“多成分商品经济”的体制……2011年,我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对1991年版纲领进行了再次修订。《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发展)是我党的第三份纲领。2011年版越南共产党纲领不仅继续肯定社会主义道路,还根据时代发展大势,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合作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纲领也指出了世界和地区正在发生的激烈挑战,即“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干涉、颠覆、恐怖主义、领土、海洋、岛屿和资源争端以及对经济利益的激烈竞争”。
近期,一些社交网络上,一些个人,甚至不同形式的团体,以“独立”、“协会”和“工会”(未经政府批准的组织)的名义,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撰写“公开信”,批评甚至歪曲越南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他们声称:“近30年的革新进程……仍然维持着一党专制,限制自由、民主,分裂国家”。他们“建议” “修改纲领,放弃建设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彻底转向民族民主路线,致力于将政治体制从极权主义转变为民主主义……”。
那么,这些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按照某些人建议的道路走下去,我们的社会制度、革命成就、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又将何去何从?
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看,一些人提出的“建议”并不新鲜,也与过去30年我国人民革新历程的现实情况相符。不可否认,多年来,我国社会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分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和扭转。一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同胞和许多工业园区工人的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部分各级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道德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着滑坡现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信任度下降。我们党已公开坦诚地承认了这一点,并在十一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然而,如果有人认为现政权是“压制自由民主、分裂国家的一党专政”,并建议“改变纲领,放弃建设社会主义的错误道路”,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严重错误。众所周知,越南之所以在苏联解体、美国封锁禁运之后依然屹立不倒,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国家主权得以维护,正是得益于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
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来看,有人呼吁修改《2011年纲领》,就意味着要取消将越南建设成为“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社会的目标;取消“人民当家作主”和“民有、民治、民享的法治国家”的社会制度(2011年纲领)。此外,这也意味着要取消2011年纲领所确认的各项人权和公民权利,尤其是2013年宪法第二章所规定的各项权利。
从经济角度看,要求废除《纲领》也意味着废除“社会主义定向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组织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的市场经济”。按照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越南现行经济是“市场经济”,尤其是在越南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在外交和国防方面,要求废除该纲领,也就意味着废除2011年纲领确定的“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发展型外交;关系多边化、多样化,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政策;废除2011年纲领确定的“坚决维护祖国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国防政策。
第二,如果按照一些人建议的路线,“彻底转向民族民主道路,重点是将政治体制从极权主义转变为民主主义”……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和后果?
世界上,从“独裁”到“民主”的政治体制转型模式多种多样,例如南亚、中东和北非……但这些转型的背后,是西方巨头们提供的“脚本”,旨在垄断地缘政治权力和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石油。事实上,没有一种转型模式不以暴乱和看似无休止的动荡为代价。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转变,也不得不承受相应的后果。
客观上,如果越南改变体制,废除《纲领》,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体制上的改变,就如同苏联改革模式一样,伴随着“改革更社会主义”的美妙旋律。当然,对越南来说,还存在着其他隐患和风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人民报》发表的研究成果《苏共解体教训》指出,导致苏共解体的原因之一是党的干部、党员的道德和生活作风的堕落,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素质的下降。
有人认为只有改变政治体制才能维护国家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一种天真的幻想。越南共产党自成为建国卫国事业的领导力量以来,与大多数大国的关系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如果你认为越南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仍然“教条主义”,在大国政客的外交辞令面前仍然“天真”,那就错了。越南认为,“伙伴”关系和“客体”关系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以政治体制为依托,筛选基本的国际关系和具体的合作关系。当然,越南共产党的政治思维仍然基于近期的政治事件而更加清晰。
我党领导人多次重申,我们将根据国际法,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只要有利于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越南不排除与任何国家发展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
因此,越南共产党凭借2011年纲领,是唯一具备思想政治条件、民族团结和国际团结能力、建设和保卫祖国、保卫我党和人民革命成果的战略思维能力的政治力量。
根据 QĐ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