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企业:“免税不起作用”
富布赖特经济学教学项目讲师阮春青博士认为,重组企业、解决银行系统问题是当今拯救企业的有效方案。
商界发出了很多求助的呼声。您客观地认为,这些困难是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迄今为止,尚无足够数据来准确评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程度。所提供的信息仅基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以及众多企业的求助呼声。
最能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数字,莫过于本应到账却迟迟未公布的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经营状况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数字尚不明确。因此,目前的信息不足以对企业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估。
先生,最近政府出台了不少扶持企业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好像还不太明显?
从2009年至今,越南经济增长一直低于潜在水平。2012年依然困难重重,经济增长仍将低于潜在水平。越南的增长潜力预计约为8%,但实际增长率仅为5-6%左右。这其中必然存在经济困难。
这体现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数据,以及以持续增加投资占比越来越高为基础的增长模式上。每一次不稳定都需要一个调整过程。事实上,这个调整过程应该更早开始,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
关于调整经济不稳定方向的信息已经发出,您如何评价这些信息?
确实没有调整。如果有调整,那么在宏观方面,必须重新建立宏观平衡。在企业方面,必须进行重组。相应地,企业的财务杠杆必须降低。但到2012年初,不稳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导致银行流动性不足,坏账率上升。
国内企业抱怨很多,外商投资企业抱怨较少?
通过与企业界的讨论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04年至2008年期间,越南企业发展得很好,国内企业非常乐观,新来的外国投资者也非常乐观。
与此同时,已经在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并不悲观,而是对形势持乐观态度,他们总是看到政策上的困难,并“呼吁”环境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改革。
近期情况出现逆转,外商投资企业对越南商业前景持积极评价。
这表明,目前内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大于外商投资企业。面临最大困难的企业往往是财务杠杆率最高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部门的财务杠杆率较低,这保证了外商投资企业资本结构的均衡。
2012年第一季度倒闭企业的数量之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是,先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走走停停”是正常的吗?
当经济高速增长时,企业的投资策略难免会出错。商业运作本身就意味着要承担这样的风险。然而,当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时,企业出现失误的概率就会增加。
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失误会导致淘汰。这是一种积极的淘汰,因此负面影响不大,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是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但在运行不正常的宏观环境下,这些企业不会被淘汰。得益于一定的关系和“权力”,这些企业得以培育。
为了继续维持,这些企业的总资产必须“增加”,也就是说,它们必须借入一些东西来偿还另一部分。届时,本已有限的金融资源将无法流向高效的企业,因为它们必须补偿低效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手段在信贷分配方面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方向。
对于有意见提出应该出台一些税收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您怎么看?
事实上,这根本行不通。企业所得税豁免只是对盈利企业的一种扶持,而那些真正陷入困境、濒临破产的企业却得不到任何好处。然而,免税是最便捷的方式,而且似乎更受企业欢迎,因此往往被更多地选择。
那么,先生,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一家企业因为财务杠杆而陷入困境,那么解决困境是双向的。微观上,企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宏观上,要真正解决困境,就必须解决银行体系的问题。
据《越南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