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克赛莱棱的生物多样性
(Baonghean)——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战略中,义安省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该省共有3个经国际组织认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u Mat国家公园、Pu Huong自然保护区和Pu Hoat自然保护区。位于义安省西部生物圈保护区的Puxailaileng地区(Ky Son)也因生物多样性研究而备受关注。
(Baonghean)——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环境的战略中,义安省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该省共有3个经国际组织认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u Mat国家公园、Pu Huong自然保护区和Pu Hoat自然保护区。位于义安省西部生物圈保护区的Puxailaileng地区(Ky Son)也因生物多样性研究而备受关注。
“义安省西部生物圈保护区普克赛莱棱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措施建议”科研课题由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通过调查、采集和勘察,确定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水平,物种按地形、海拔、栖息地和生活环境的分布情况,评估当前生物多样性水平,并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
![]() |
南坎(启山)的原始森林。图片:Xuan Tuan |
Puxailaileng 地区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生境多样,代表了大多数热带森林类型。根据项目研究成果,研究小组确定西义安生物圈保护区 Puxailaileng 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许多物种,低等和高等植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珍稀濒危动物种类繁多。据此,调查并鉴定了属于 4 个高等植物门的 726 个物种。其中,多样性最多的是木兰门,有 687 种、368 属和 106 科(占调查物种总数的 94.6%);其次是蕨类植物门,有 23 种、18 属和 13 科;松树门有 10 种、9 属和 8 科;最少的是地上松门,有 6 种、3 属和 2 科。其中,研究地点微藻种类组成有75种及亚种,隶属于蓝藻门、异根藻门、色藻门和真藻门4个门,涉及10目、24科、37属;昆虫病原真菌种类组成有48种,其中多种真菌对农作物害虫具有防治作用。
普克赛莱楞地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表明,这是一组多样性相当高的物种。区域内共记录脊椎动物348种,其中兽类60种,隶属于9目24科;鸟类147种,隶属于13目40科;两栖爬行动物76种,隶属于3目17科;鱼类65种,隶属于5目17科。动物种类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1000至2000m以下,有268种,海拔2000m以上分布种类很少。森林生境有197种,仅在刀耕火种生境有。水生昆虫有31科,隶属于7目。对普克赛莱楞半翅目水生昆虫进行分类,有7科18种。陆生昆虫和大型蜘蛛有198种,分布于溪流、丘陵、田野、海滩和高山沿岸,其中没有一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特别是在Puxailaileng地区,有多达66种具有经济意义和价值的动物,其中52种用于食用,36种用于贸易,20种用于观赏,药用等不同目的......有25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研究区内鉴定的73种珍稀动物被记录在2007年越南红皮书第32/2006号法令和201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其中,该地区有许多物种已经不存在了。2007年越南红皮书记录了24种濒危植物,需要优先保护政策。其中,EN级为9种,VU级为15种。这些是具有木材和药用价值的物种,因此它们被过度开发,导致逐渐枯竭并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来减少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保护遗传资源。
通过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当地人民生计活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影响普克赛莱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的人口主要为乌杜族、科穆族、泰族、蒙族等少数民族,是国家30a计划下的贫困县之一。人们的生活仍然习惯于寻找和利用森林中的树木和动物资源。在过去5年中发现的19种珍稀动物中,有16种哺乳动物和3种鱼类。这些被认为是森林特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成为人们开发的目标。这使它们面临消失的危险。该地区有16种常见植物,对人们的生活有经济价值。其中,木薯、紫糯米和芋头3种是人们在自家花园和山上种植的。其余13种包括:po mu、sa mu、thong、vang chan、sang le、cloves、nghieng、de、tau、sen、lat hoa……这些物种被森林中的人们利用,用于日常生活或出售以牟利。有20种动植物面临消失的危险,或者在过去5年中从未见过或很少见到。其中包括10种植物和10种动物,例如熊、大象、老虎、豹子、猴子、鹿、野山羊、野猪、狐蝠和穿山甲。
根据政府2014年1月8日第45/QD-TTg号决定,批准了到2020年和展望2030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总体规划,普克赛莱棱被纳入规划,面积为5万公顷。因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为了维护、保存和发展该地区的固有价值,项目组提出了一套保护和发展普克赛莱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对当地民众的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普克赛莱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吸引和号召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加强在森林保护合同机制上向当地民众分配土地和森林;选择适合当地生态和社会条件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消除当地人民的饥饿和贫困,例如:种植出口生姜、饲养黑鸡、加工雪茶、将作物结构从旱稻转变为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高产品种玉米。同时,建立开放的机制,吸引企业和个人在该地区投资,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相结合。
为了有效保护和发展普克赛莱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必须采取同步措施。另一方面,当局需要制定政策,进行调查、规划研究,并建立普克赛莱棱自然保护区,以便制定未来的保护计划。
黄春长
(义安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