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公社党代表大会(南丹):努力建设模范新农村公社
(Baonghean)——上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作为南丹县金莲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该乡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向商品化方向转变,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建设规模化田地,开展合资合作,与企业开展合作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截至目前,全社已根据省委08号指示完成“土地整理和土地转换”工作,为“建设高收入田、建设大型示范田”等项目有效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生产中科技应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100%的农业用地面积产值达到或超过5000万越南盾/公顷/年,其中200公顷农业用地产值超过7000万越南盾/公顷/年。畜牧业朝着商品生产方向发展,以半工业化和家庭养殖形式实现畜禽养殖多样化;大力发展养鱼业,面积达189公顷;在农场经济方面,截至目前,全社已有近33个高效中小型示范农场。
![]() |
金莲公社(南丹)。照片:施明 |
金莲公社还大力发展小型手工业和建筑业,例如农林加工、木工、锯切、焊接等。服务业和贸易发展迅速,种类繁多,满足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前往胡伯伯故乡旅游的需求。该公社还着力实施“输出劳务,创造就业”项目,目前全公社有近250人在国外工作,每年为当地带来大量收入……任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1.7%;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15年估计为每人2600万越南盾);贫困率从2010年的8%下降到目前的2.84%。
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大力发挥人民内部力量,利用外部资源,五年来,金莲乡集中动员人民、乡子弟、企业、慈善家等投入数万个工作日和数千亿越南盾,建设同步、宽敞、可持续的投资,总动员资金超过3000亿越南盾;其中全乡人民捐献土地超过35.2公顷,价值超过500亿越南盾,投入数万个工作日。自此,金莲乡已到达本县第一个新农村终点线。
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金莲乡打造文化生活的前提。文化家庭比例年均达84.5%;25个村中有21个村保持并提升了文化村称号。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保持活跃,普通和重点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县、省优秀学生比例逐年上升。25个村中有25个村设立了奖学基金,仅金莲乡的奖学基金就达32亿越南盾以上。5所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其中2所学校达到二级标准)。金莲乡是2011-2020年期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乡。环境卫生工作认真开展。每年,该乡与各机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密切配合,确保数百个党和国家高级代表团以及数千个在金莲乡参观和工作的贵宾代表团的安全,杜绝发生复杂事件和热点问题。
![]() |
金莲中学图书馆的阅读时光。图片:Thanh Le |
任期内,党委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诸多积极进展。党支部连续多年获得“强力VM”称号的比例达80-86%。任期内,引进87名优秀党员学习党的课程,吸收30名新党员,使党委党员总数达到620余人。金莲建立了全面、强大的政治体系。党委连续多年被评为“强力VM”党委,并于2013年获得“强力VM”称号。党员干部能力强、素质高、责任心强。政府连年获得表彰。祖国阵线及其成员组织连续多年获得优秀表彰,连续多年荣获竞赛运动先进集体奖章。
进入2015-2020年新任期,金连继续实施“2015-2020年阶段把金连建设成为模范新农村公社”项目,这为金连继续增强内功,吸引投资,把祖国建设得日益富饶、美丽、文明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连公社党委2015-2020年任期代表大会重点讨论、出谋划策,让公社党委、政府和人民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和优势,团结一致,积极主动,勇于创新,主动克服困难,强力动员内部资源,利用外部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各方面发展速度,决心在2020年前将金连公社建设成为模范新农村公社,不愧为敬爱的胡伯伯的故乡。
2015 - 2020 年任期的一些主要目标: 年均经济增长率:14.87% 经济结构:农林渔业:28-31% TTCN - 建设:34 - 36% 服务贸易:35-36% 2020年预算收入比2015年增加1.5倍 2020年人均收入:6000-7000万越南盾/人/年 力争5/5学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提高社区质量,达到二级健康标准 文化家庭达到90%以上,文化单位达到100% 力争2020年实现无贫困户 党委连续5年获得“坚强党员”称号,其中2年以上获得“典型党员”称号。 吸收30名新党员 2019年完成示范性新型农村合作社项目。 |
王庆叶
(金连公社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