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公社党代会(Do Luong):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May 10, 2015 09:38

(Baonghean)- 2010-2015年任期内,太山乡(Do Luong)坚持走符合实际、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诸多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太山乡努力建设文明、富足、美丽的新农村的“垫脚石”。

上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泰山公社特别注重土地整理和田块交换,提高土地管理效率,从每户6块田块增加到每户1.73块田块;多功能犁、联合收割机、小型汽车等均投入田间作业,为生产和收割提供服务;该公社有条件为410多公顷水稻种植面积配置70%以上的优质种子。同时,有效推进65公顷水稻间作经济鱼养殖,鱼产量达90-95吨/年。

Lãnh đạo Sở NN&PTNT tham quan mô hình trồng nấm ở xã Thái Sơn.
农业与农村发展厅领导参观了Thai Son乡蘑菇种植示范点。

公社还带动农户和企业在落后地区打造经济发展模式。在参观泰丰公司的工业化蘑菇生产基地时,该公司董事长黄文阳先生表示:“该基地总投资超过25亿越南盾,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其中蘑菇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全部采用机械化、同步化和封闭式技术,因此生产的蘑菇品质优良,市场稳定,预计年收入可达7亿至8亿越南盾。”在泰山,还有许多农户积累土地,发展“鱼稻共作”模式,以增加收入,例如10村的阮光榜一家、8村的阮公鸿一家……

该公社注重发展服务业和贸易,持续发展,成功在7号村建成木工村。初期,该村仅有78余户商户,但到2014年,已发展到11​​7余户,为数百名劳动者提供商业服务。商业服务总值从2010年的578.9亿越南盾增长到2014年的1058亿越南盾。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公社集中政治体制的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筹集资金545多亿越南盾,其中公社群众向村里捐款85多亿越南盾,吸引各级支援资金320多亿越南盾,其余来自远离家乡的孩子们的资助……此外,群众还贡献了2475个工作日,捐建了295292平方米土地(折合为118.1亿越南盾)。在建设的36个大小项目中,改造了安泽水库和龙泰水库2个,修建了6公里三级水渠;翻修和改造了7公里水泥路和沥青路(群众出资占50%);改造了公社卫生站,新建了多功能文化馆1个(符合新农村标准);新建了2座变电站,满足了群众的用电需求……

得益于对多项福利工程的投资建设,泰山乡的农村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截至2014年底,泰山乡已达到19项新农村标准中的14项,力争在2015年完成剩余5项标准,从而获得新农村标准的认可。文化教育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全乡79.5%的文化家庭、2个村、10个宗族、4个机关和单位达到文化标准。12个文化站和村级运动场中有11个达到标准,2014年被县政府认定为拥有标准文化信息机构。在教学质量方面,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以及考入大专院校的儿童数量逐年增加。贫困率从2010年的23%下降到2015年的3.88%。

Trụ sở UBND xã và nhà văn hóa đa chức năng được xây dựng theo đúng quy chuẩn nông thôn mới.
公社人民委员会办公楼、多功能文化楼均按新农村标准建设。

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党委经常严格规范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基层,加强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愿望和建议,及时、民主、客观地进行解释和答复。积极主动地在各级宣传贯彻党的政策、决议,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项目实施,凝聚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共识……

太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氏安同志表示:下一任期的方向是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是中心,党的建设是关键”的方针。充分发挥内部资源优势,利用外部资源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结构向工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发展社会文化,巩固国防安全,维护政治稳定,把太山乡建设成为经济富强、国防安全强大、社会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幸福的乡。

具体经济领域,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370亿越盾,财政总收入达到100-110亿越盾,粮食总产量达到3900-4000吨,水牛、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1750头,生猪存栏量达到6000-6500头,家禽存栏量达到75000-76000只,社会建设投资总额达到1011亿越盾;到2020年,三级水渠混凝土化率达到80%,田间道路硬化率达到80%。翻修乡间沥青路、村间水泥路8.5-9公里。吸引投资新建幼儿园、小学教室16间。升级扩建隆泰村落历史文化遗址群。为12个村落建设文化屋。2015年完成新农村建设标准,提高已达标准的质量,确保可持续发展。

范长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泰山公社党代会(Do Luong):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