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使许多国家陷入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危机。疫情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迫使世界适应“新常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全球经济 预计2020年将下降4.4%。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封锁和边境关闭措施导致贸易停滞、供应链中断,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破产潮,尤其是在航空、旅游和零售行业。
经过8年的谈判,2020年10月15日,10个成员国 东盟与五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打造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市场,覆盖22亿消费者,占世界人口的30%以上,GDP规模约2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0%。RCEP是一份全面、高质量的协定,为亚太地区多边贸易合作开辟了新的机遇,为推动受新冠疫情影响陷入衰退的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注入了重要动力。
- 在国内,近5年来,特别是2020年,尽管地区和世界局势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部和西原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风暴、洪水和泥石流,但凭借全党、国家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坚强决心,越南继续在各个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越南被认为是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10个国家之一,过去5年GDP增长率保持5.8%。文化、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持续发展,在扶贫济困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贫困户数量从2015年的10%下降到2020年的3%。外交关系和国际融入取得重要成就,为提升越南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的地位作出贡献。
2020年,越南成功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AIPA 41主席国以及作为2020-2021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开展多项积极活动。
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带来严重冲击,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充分发挥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党的领导下全系统同步、有力、有效的参与,在人民的一致支持下,逐步成功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逐步恢复了生产经营,稳定了生活,为增强人民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作出了贡献,彰显了我国人民和民族的气概、意志和优良传统。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摄影:TRONG HAI团结-民主-纪律-创造力-发展
越共十三大的主题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整顿政治体系,激发国家发展斗志,把全民族大团结的意志和力量同时代的力量结合起来,继续全面同步推进革新进程,坚定不移地建设和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稳定环境,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定向发达国家而奋斗”。
大会通过了重要文件:政治报告;2011-2020年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执行情况总结、2021-2030年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情况报告;2016-2020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执行成果评估报告、2021-2025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任务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十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党章执行情况报告;回顾十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和指导工作情况的报告。
大会一致通过了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决议。
决议强调落实越共十二大决议的成果,肯定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党、全民、全军历经多届代表大会不断坚持不懈奋斗的创造性结晶,为我国革新事业35年来创造伟大历史性成就作出贡献。
革新事业35年、1991年纲领30年、特别是2011年补充发展纲领10年所取得的成就不断肯定,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符合越南的现实和时代发展潮流;党的正确领导是决定越南革命胜利的主导因素。
在世界形势迅速变化、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党的纲领继续成为思想旗帜、战斗旗帜、凝聚全民族大团结力量、为建设“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越南而奋斗的旗帜。
决议提出三个战略突破:完善同步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构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具有现代工业化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跨越中低收入水平。
- 到2030年:建成一个拥有现代化工业和较高平均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 到2045年:成为发达的高收入国家。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00名同志组成的越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其中正式委员180人,候补委员20人。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8名同志组成的政治局。
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高度一致地选举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主席阮富仲同志为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越共十三届中央书记处由越共中央政治局指派参加书记处的政治局委员若干名和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5名同志组成。十三届中央检查委员会由19名同志组成;陈锦秀同志继续当选为十三届中央检查委员会主席。
座右铭是“团结-民主-纪律-创造力-发展十三大体现了全民族朝着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目标不断前进的气魄、坚强意志和决心。
国内赛事
1/1/2020:越南正式担任2020年东盟主席国。
+ 以“团结和主动的东盟”为主题的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会议取得了全面、响亮、圆满和实质性的成功:会议内容质量高,通过的文件数量创历史新高,举行了550多场会议,越南提出的许多倡议和优先事项已成为东盟的共同资产;在确保安全、保障和遵守礼仪方面取得了成功;在国际友人心目中成功树立了东盟共同体和越南和平、稳定、繁荣的形象。
2/1/2020:越南正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职务,开启2020-2021年安理会成员国任期。
+ 2020年年底,越南已完成任期的一半,并在世界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经历艰难一年的背景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2/2020欧洲议会投票批准了欧盟与越南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EVFTA)和投资保护协定(EVIPA)。EVFTA和EVIPA的批准为越南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24/2/2020:108军中央医院宣布成功实施东南亚首例肢体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首例活体肢体移植手术。
2/2020越南首次有三所大学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的2020年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包括:河内国立大学、河内理工大学和胡志明市国立大学。
4/3/2020:参加南苏丹维和任务的第三所二级野战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有助于加强越南与各国的防务合作,提升越南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2020: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旱情和盐碱化程度已超过2016年的历史最高旱情。长期来看,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使干旱、水资源短缺和盐碱入侵现象更加频繁和严重。
1/4/2020:政府总理阮春福签署第447/QĐ-TTg号决定,宣布全国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阶段。自4月1日至15日,全国范围内实行“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19/4/2020:针对中国2020年4月18日宣布在“三沙市”设立所谓“西沙区”(越南黄沙群岛)和“南沙区”(越南长沙群岛),越南重申对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拥有主权。
28/4/2020:越南通讯社发起了一项特别活动,庆祝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45周年:用印好的报纸页面制作一面国旗。活动还邀请读者拍摄红旗和黄星的照片,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并使用#toiyeuvietnam标签,以传播民族自豪感。
19/5/2020:越南十家报纸庆祝胡志明主席诞辰,为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在报纸上画圈涂色,画出这位敬爱的领袖的肖像。这也是越通社的创新新闻理念。
20/5/2020第十四届国会第九次会议历史上首次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河内国会大厦向63个省市人民代表开会。举行视频会议是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国会研究和改进未来会议组织方式的前提。
8/6/2020:国会通过决议,批准加入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第105号公约。
7/7/2020:第20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计划与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了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的决定,承认多农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
15/7/2020:来自胡志明市主要医院的近 100 名医生成功地实施了分离极为罕见的连体双胞胎 Truc Nhi 和 Dieu Nhi 的手术。
22/7/2020:阮春福总理和杰辛达·阿德恩总理共同宣布将越南与新西兰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25/7/2020:在越南连续99天无社区确诊病例后,岘港医院发现了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岘港为中心,越南14个省市也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月31日,越南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9-10/8/2020:受疫情影响,全国近86.7万名考生参加2020年高中毕业考试,比原计划晚了两个月。各考试委员会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考试严肃公正,切实保障考生和监考人员的健康安全。
8 - 10/9/2020:越南国会成功以线上方式举办第41届AIPA全体大会,体现了东道国越南与AIPA各成员国议会本着“同舟共济、积极适应”精神克服困难、加强团结合作的决心和努力。
18 - 20/10/2020:日本首相菅义伟正式访问越南。这是首相上任一个月以来首次出访,也是日本新任首相连续第二次选择越南作为上任后的首访国家。
2020年9月20日至10月28日:全国63个省、市党委胜利召开2020-2025年任期党代会,选举产生党的执行委员会和各省、市党委书记。
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第37届东盟峰会及相关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举行20多场高级别会议,通过80多份文件,其中东盟10国与5个伙伴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F)。
2020年10月和11月:中部地区连续7场暴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创历史新高,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承天顺化省饶庄3号水电站、广南省南茶美和福山、广治省香化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失踪,损失惨重。
国际形势
2020: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引发全球危机
+ 由最先出现在中国武汉的 SARS-CoV-2 病毒引起的 COVID-19 疫情已迅速蔓延至全球,感染人数约 8000 万人,死亡人数超过 170 万人(数据截至 2020 年底),使许多国家陷入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危机。
+ 疫情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交流方式,迫使世界适应“新常态”。
2020: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由于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降4.4%。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封锁和边境关闭措施导致贸易停滞、供应链中断,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破产潮,尤其是在航空、旅游和零售行业。
3/1/2020: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司令苏莱曼尼将军在美军空袭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后身亡。这一事件使美伊关系在2020年全年处于冲突的“红线”上。
15/1/2020: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于2020年2月14日生效。当时,该协议为解决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持续近两年的贸易争端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实际上,两国关系在2020年全年仍然深陷冲突之中。
28/1/2020: 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推迟公布“中东和平计划”,该计划被认为偏向以色列,引发国际舆论争议,也遭到巴勒斯坦的强烈反对。
31/1/2020: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结束了其作为全球最大区域贸易集团47年的成员国身份。2020年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正式达成脱欧后贸易协定。该协定将于2021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
29/2/2020: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历史性和平协议,全球约3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3/2020:朝鲜于3月2日和3月9日连续进行了四次导弹试验。 3月21日 3月29日。
19/5/2020:巴勒斯坦宣布停止遵守与以色列和美国签署的所有协议。
21/5/2020:美国宣布退出与俄罗斯的《开放天空条约》,指责俄罗斯一再违反该条约条款。这是两国于1992年3月24日在芬兰签署的文件。2020年11月22日,美国正式退出该条约。
自 2020 年 5 月 27 日起:自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去世以来,美国反种族歧视抗议浪潮广泛蔓延,不仅在美国,这场要求“黑人生存权”的街头抗议运动也席卷了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城市……参与人数达数十万。
9/6/2020: 朝鲜切断了朝韩之间的通讯线路。一周后,朝鲜炸毁了位于朝韩边境城市开城工业园区的朝韩联络办公室。
2020年6月25日至7月1日:俄罗斯就宪法修正案举行全民公投,超过77%的选民支持修正案。
13/7/2020: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否认中国对南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权主张,具体而言,美国否认中国对越南万安滩周边海域、马来西亚卢科尼亚暗沙、文莱专属经济区(EEZ)内的海域以及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的大纳土纳岛的主权主张。
2020年8月至12月:在美国调解下,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
4/8/2020: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存放6年的2700多吨“化肥炸弹”发生爆炸,引发3.3级地震,造成200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
10/8/2020: 土耳其正在东地中海地区开展天然气勘探活动,该地区与两个欧盟成员国希腊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存在主权争端。双方在东地中海举行军事演习,其中土耳其与美国联合演习,希腊与法国、意大利和塞浦路斯共和国联合演习,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16/9/2020:执政的自民党总裁菅义伟正式就任,成为日本第99任首相,接替因健康原因于2020年8月28日辞职的前任首相安倍晋三。
19/9/2020: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全面恢复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
27/9/2020: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冲突由此爆发。这场持续六周(2020年9月27日至11月10日)的血腥战斗造成双方超过5000人死亡。这被认为是自1994年以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最惨烈的战争。2020年11月9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俄罗斯斡旋下签署了停火协议。
3/11/2020: 美国选出第46任总统
+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寻常的选举。
+ 此次竞选活动正值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但近1.6亿美国选民——创下纪录——以多种形式参与了投票。乔·拜登先生凭借超过8100万张普选票和538张选举人票中的306张,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
+ 11月3日大选后持续不断的争议和法律纠纷,尤其是1月6日支持特朗普总统的抗议者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起的“风暴”,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加深了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分裂和分歧。
4/11/2020:美国正式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5/11/202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0个成员国与5个合作伙伴(日本、中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经过8年谈判签署。
+ 该协定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市场,拥有22亿消费者,占世界人口的30%以上,GDP约为2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0%。
17/11/2020: 伊朗正式承认退出2015年伊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朗此举被视为对美国和西方的报复。
24/11/2020:阿根廷足球传奇人物迭戈·马拉多纳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 60 岁。
27/11/2020:伊朗核科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伊朗东部达马万德地区阿布萨德市遭一群枪手暗杀。该事件继续引发伊朗与以色列和美国之间新一轮暴力冲突。
1/12/2020: 东盟与欧盟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14/12/2020:英国发现了导致新冠肺炎 (COVID-19) 的 SARS-CoV-2 病毒新变种。该变种的传染性比其他变种高出 70%,导致英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新冠肺炎新增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激增。
30/12/2020:经过七年的谈判,欧盟和中国已“原则上”就一项全面投资协定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