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武元甲将军
武元甲大将在奠边府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让西方对他赞不绝口。
“成功可以麻痹软弱的灵魂,但可以激励坚强的灵魂继续前进”,西方媒体和学者经常引用法国哲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的名言来形容武元甲大将的坚强人格。武元甲大将经常被誉为“响彻五大洲、震撼大地”的奠边府战役胜利的“总设计师”。
奠边府大捷始终与武元甲将军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
西方眼中的武元甲将军
1954年5月7日奠边府大捷,令西方震惊。这场伟大胜利几十年后,学者、观察家甚至西方媒体仍在努力探究武元甲将军是如何击败实力数十倍、装备更先进武器的敌人的。
尤其是奠边府要塞,法国将军亨利·纳瓦拉曾誉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当时,这座面积仅约2.5平方公里的要塞群,却集中了多达1.6万名士兵,并拥有庞大的弹药储备:约10万发炮弹、多达12门105毫米火炮、4门155毫米火炮、24门迫击炮……此外,还有坦克、飞机和炮兵的支援。纳瓦拉将军甚至自信地认为,奠边府将是“一台粉碎越盟一切进攻的机器”。
纳瓦拉将军的过度自信被武元甲将军的坚强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战略粉碎。尽管西方军事专家试图分析他的游击战术,并将其与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等游击战大师进行比较,但他们断言,武元甲将军与其他将军之间的差距太大,“世界军事史上很难再出现第二个武元甲”。
武元甲大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被西方军事专家称为“红色拿破仑”。他的名字与法国最辉煌的军事功勋皇帝——在那场著名的战争中,他的将军们都被他击败——相比,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敬意。即使在世界顶级军事将领中,这种情况也很少见,这充分展现了武元甲大将于奠边府战役中的伟大功绩。
奠边府同志
武元甲大将的军事天才就更加特殊了,1944年他创建越南宣传解放军(越南人民军的前身)时,只有3个小队、2把弩、17支步枪和14把砍刀,没有任何战斗经验。
在此之前,这位将军是一位历史老师,对世界军事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包括拿破仑·波拿巴在内的世界著名将领的著名战役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知识渊博。
他对世界军事史的深刻理解,帮助将军制定了适合革命初期简陋军队的正确军事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迫使法军撤退到奠边府基地。
![]() |
工人们骑自行车服务奠边府战役(纪实照片)。 |
武元甲大将的这一战略继承了胡志明主席的军事观点,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原始战胜现代”的军事方法。
西方军事分析家也十分钦佩武元甲大将的“极其现实”的战略眼光,他在奠边府战役的关键时刻,果断地从“快打快胜”转变为“必打必胜”,改变了战场形势,为我军赢得了胜利。
然而,仍有一些将军被武元甲将军击败,并给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理由来解释他们“难以接受”的失败。其中一位是美国将军威廉·威斯特摩兰。威斯特摩兰将军认为,武元甲将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胜利,是因为他“愿意牺牲大量士兵”。威斯特摩兰将军说:“如果武元甲将军是美国将军,他几乎连一个星期都守不住。”
然而,这一观点遭到西方军事学者的断然否定。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家、以色列军事史学家马丁·范·克里维尔德认为,即使不考虑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的巨大差异,越南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和反美帝国主义战争中,包括武元甲将军领导的战役中遭受的损失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
1954年5月7日下午,我军越过孟青桥,向奠边府市中心发起进攻。图片来源:越通社 |
还有军事专家引用美国一句名言来“回击”威斯特摩兰将军:“独立从来不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由此可见,武元甲大将的军事天才创造了伟大的奠边府大捷,这一胜利不仅让世界各国殖民地人民欣喜,也让当时强大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欣喜。
尽管国际军事分析家对武元甲将军在战役中某些阶段的某些决定存在争议,但他们仍然认为,武元甲将军的天才之处在于他清楚地了解他的敌人是谁、他们的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使他们失去这些优势。
他们还一致认为,“武元甲将军在自己安排的这场战役中击败了最优秀的军事天才,因此他完全配得上奠边府同志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