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税号被盗,被迫缴纳高额所得税。
自2009年以来,许多人突然发现一家不知名的企业申报了他们的工资,而他们实际上并未收到这些款项。只有在最终报税时,他们才会发现这些莫名其妙的额外款项。
信息容易被窃取个人和拨款
近日,胡志明市第八郡税务局接到范氏玉珠女士(居住于第八郡第十坊)的投诉,称其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发现,2016年其个人所得税账户中存在一笔来自奇和旅游贸易有限公司(奇和头顿酒店,位于头顿市)的额外佣金。事实上,她对此毫不知情。由于这笔“巨额”收入,第八郡税务局通知范氏玉珠女士补缴税款。接到范氏玉珠女士的投诉后,巴地-头顿税务局前往奇和公司进行调查。该公司承认,根据已取得的个人所得税记录,其虚报支付给范氏玉珠女士的佣金,以增加成本、减少收入,从而降低应缴税款。
此前,胡志明市第三郡玛丽·居里学校的四名教师也接到补缴税款的通知。在核查收入来源时,这些教师发现他们还有来自Just Analytics Vietnam Co., Ltd.(第一郡,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的额外收入。在胡志明市税务局核实并处理此事之前,这些教师必须向税务机关出具承诺书,保证不再从Just Analytics Vietnam Co., Ltd.收取任何款项。
![]() |
| 许多人只知道自己的信息被商家窃取,以便在缴纳税款时做出虚假申报。 |
胡志明市税务局副局长黎氏秋香女士表示,近期税务局接到多起民众投诉,称有不明身份的商家盗用其税号申报工资支出。据黎氏秋香女士介绍,税务局在接到民众投诉后,将立即展开核查处理。对于周女士和玛丽·居里学校的四位教师,以及其他类似情况的民众,黎氏秋香女士表示,他们只需承诺不再接收其他单位申报的收入,相关费用即可消除。至于奇和公司,胡志明市税务局已将案件移交巴地-头顿税务局处理。
近期,在税务论坛上,许多人就如何处理个人被单位或企业带去办理税号登记、申报工资收入以减少收入的情况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其中,许多新员工在办理税号登记时发现自己早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登记过税号,而且登记地点竟然是他们从未去过的省份……
一位税务顾问表示,企业窃取个人身份证和税号来伪造工资单以逃税并不难,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通过获取个人税号,企业即使只有10名员工,也能申报15-20名员工。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劳动力成本,减少应税收入,甚至将盈利转化为亏损,从而逃避纳税。“这是很多企业用来逃税的手段,”这位专家说道。
可被起诉逃税
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管理司副司长塔氏芳兰女士表示,自2009年《个人所得税法》生效以来,企业和机构盗用个人税号申报费用的情况就已出现。但据兰女士介绍,企业和机构盗用个人税号申报费用以逃税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目前还没有纳税人因此遭受损失(例如被要求缴纳更多税款、被罚款等)的案例。兰女士说:“对个人和税务行业的损失并不大,所以我们没有关于违法企业的统计数据。”
兰女士表示,滥用税法虚报工资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中小微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很少受到税务稽查。个人虚报的金额通常不大,每月只有几百万,因为如果每月虚报几千万,税务机关会立即注意到,而且并非每个人都有如此高的收入水平。
据税务总局代表称,要查明此类行为,必须通过检查;或者,如果纳税人发现自己被盗用并举报,税务部门也会进行核查和处理。“盗用他人税号虚报开支,一旦被发现,将被视为逃税,因为虚报开支是为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处罚力度也根据虚报金额和违规次数而定。这是逃税行为,而非虚报,”兰女士强调说。
胡志明市税务局副局长黎氏秋香补充说,企业申报增加的员工人数与社保缴费清单不符的情况,将被排除在合理费用之外。故意虚报费用的企业将被处以虚报金额20%的行政罚款。如果虚报金额较大,税务机关会将案件移交侦查机关处理,以追究偷税漏税的责任。但最终是否提起诉讼,由侦查机关决定。据秋香女士介绍,也存在一些公司会计在报税时误填税号或身份证号码,导致他人误报的情况,但这并非故意。
兰女士表示,正如上文所述,防范偷税漏税非常困难,因为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在有人被利用并向税务机关举报之前进行预防非常困难。税务机关主要是在事情发生后进行处理,以减少受害人的损失。”兰女士说道。她也承认,税务部门无法对所有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因此仍然有一些企业能够利用他人的税号虚报费用来逃税。
据悉,税务总局已指示各税务部门,若纳税人举报存在涉嫌逃税行为,税务机关必须追溯支出来源,找出涉事企业,并传唤该企业整改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