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溪水进鱼塘——Tuong Duong 人的新商业方向
近年来,Xa Luong 乡(Tuong Duong)Khe Ngau 村的许多家庭利用溪流的天然水源开挖池塘养鱼,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祥阳县沙良乡溪牛村是泰族聚居区。全村156户人家,但超过半数的村民利用溪流的天然水源,开凿池塘养鱼。这种方法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据统计,目前,整个溪牛村有鱼塘多达86个,每个鱼塘面积约200-250平方米。2。
利用村里溪水的清洁水源,自2018年以来,梁文班先生一家已投资1亿多越南盾购买水管、挖池塘、购买鱼苗和养鱼所需的设备。

潘先生说:“看到村里溪水源清澈,常年流淌,我就决定投资安装输水管道,挖个池塘养鱼。一开始只挖了一个池塘,但养鱼之后看到效果后,一年后我决定雇一台机器再挖一个新池塘。” 现在,家里的两个池塘面积已经接近2000平方米。2。
我家每年养殖传统鱼种:鳟鱼、草鱼、芝麻鱼……我通常选择健康的品种,淡水鱼每尾0.7-0.8公斤,养出来的鱼病害少,买回来再养一年左右,体重很快长到每尾4-5公斤左右就可以出售了。我家每年能捕捞3-5公担肉鱼,利润3000万到5000万越南盾。
.jpg)
“这一带养鱼条件相当优越,上游水质清澈,常年流淌。养殖户可以适度控制水位进出。虽然是塘鱼,但由于水源不断变化,鱼肉品质与河鱼、溪水鱼并无二致。因此,价格不菲,深受市场青睐。”潘先生说道。
在溪牛村,不仅有潘先生家,还有很多其他养鱼效果好的家庭。罗玉丁先生正在喂鱼,他说,这片地以前是他家种木薯和玉米的地方,但效益不好,所以他家出资挖了一个池塘养鱼。
丁先生分享道:“鱼的食物来源也很容易找到:浮萍、木薯叶、芭蕉叶、象草……这些都种在自家菜园里。相比养牛或养猪,我发现养鱼劳动强度更低,收入也更稳定。每天我只需要花大约1-2个小时寻找食物和喂鱼。剩下的时间,我就可以做其他工作了。养鱼让我家每年有3000万到4000万越南盾的收入。”

田先生介绍,要有效养鱼,必须确保良好的区域、水位、品种、放牧制度、护理和疾病预防条件。鱼必须大小均匀,不能有划痕。此外,还要注意鱼的疾病预防。每次收割前,都要进行除灰,通过在池塘底部撒石灰粉来杀死杂鱼和病原体,同时清除池塘周围的杂草和灌木。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如果发现鱼体内有真菌的迹象,立即取印度楝树叶和凤仙花树叶扔进池塘,以治疗鱼体内的真菌。
溪牛村村长卡丹图先生说:“全村156户人家,但超过一半的村子都有鱼塘。以前,村里很多家庭养鱼只是为了补充家庭粮食,现在都扩大了水产养殖规模,开始生产商品鱼。在保证鱼饲料来源的同时,各家各户也注重对鱼的季节性疾病的防治,所以目前全村的养殖产量比较稳定。全村每年的鱼产量在1.5吨到2吨之间。”
沙良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氏茶美女士表示,溪牛村过去只有少数人池塘养鱼,但看到养鱼能带来稳定收入,不少人纷纷学习效仿。可见,养鱼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帮助农民在自有土地上合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