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民们在洪水季节的担忧
(Baonghean)-我们来到了位于义安省兴原县兴春乡安春桥脚下的渔村,每当汛期到来,这里的人们就面临着不确定性。
每逢雨季,当拉姆河水位上涨时,兴春渔村的村民们都会忙着修理船只,为自家的船寻找安全的避难所,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虽然我从小就熟悉这条河,而且游泳技术也很好,但雨水和洪水带来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尤其是我年幼的孩子们的安全。” 居住在这里的阮文焕先生(1978年出生)说道。
安宣桥下漂流的家庭
这里每户人家的财产就只有一条船,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居住地,船的两边分别放着狗、鸡、猪的筐子,还有几艘用来打鱼的小船。范先生家目前有6口人(2任丈夫、1任妻子和4个孩子),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学习都在船上进行。他们一家的生计就是在拉姆河沿岸撒网捕鱼,如果天气稳定,每天从黎明开始打鱼可以赚10万,足够买米和供孩子们上学。然而,在雨季,每当有暴风雨警报响起,全家人就寝困难,为找不到停泊船只的地方而发愁,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没有米、没有盐、没有蔬菜、没有干净的水而发愁。
像郝先生和南女士这样的家庭,共有9名成员(2名父母和7名子女),其中包括2名残疾儿童(先天性哑巴)。除了要照顾好每一顿饭,还要照顾正在成长的孩子。此时,这里家庭上岸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天真的孩子们在河上划船,不顾危险。
在兴春乡人民委员会,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潘向我们介绍了情况:安春桥下的渔村约有20户人家,属于兴春乡(兴原)3村。之所以说有20户人家,是因为随着潮汐的变化,户数会不断变化。
但为了子女的教育,以及多年漂泊后想要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聚集在一条河边,进入了现在的居住地。渔村的村民也多次向公社提交土地申请,公社也根据当地常住人口名单组织了审核。
目前,公社还向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在灾害风险管理项目(WB5)下为渔村居民建造防洪避难所的报告。这确实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希望,可以让他们避免在雨季和风暴季节到来时遭遇重大风险。然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稳定他们在陆地上的生活。到目前为止,由于难以筹集资金建造安置区,这些家庭仍然不得不接受随波逐流的生活。
广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