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敲钟”
(Baonghean.vn)——在嘉莱省参加中央和西原党报代表大会时,我偶然遇到了来自义安的同胞。我们的同胞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其他许多领域也取得了成功……
来自荣市义金的资深记者、现任《嘉莱报》编辑部秘书的杜方先生透露:“在义安高原,有一位很有名的富豪,就是兴原咖啡加工厂的厂长杜文台先生。”
听完介绍,我来到位于Cach Mang Thang Tam大街的Hung Nguyen咖啡经销店。正当我惊叹于店内宽敞的空间时,来自河静省的杜翠荷女士(戴先生的妻子)说道:“我家就在咖啡加工厂里。很少有农村的记者来参观,所以就带您去参观工厂和农场吧。”
中央高地咖啡
妻子打完电话后,杜文台先生立即开车回家,乡亲们的谈话充满了真诚和激动。杜文台先生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咖啡,一边吐露心声:“1978年,我从经济大学毕业后,离开祖国兴林,来到这里结婚创业。当时,我面临着许多困难,没有依靠,所以当时也冒着风险。来到这里后,我努力奋斗,最终成为嘉莱医疗用品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股份制改造后,我和妻子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们商量后,把公司命名为‘兴原’,寓意‘高原繁荣’,但我们也想回归兴原的根源——我们的祖国。”
戴先生在波来古市工业园区的咖啡加工厂拥有一条德国咖啡加工技术生产线,年产量达3000吨,投资额达200亿越南盾。他购买了30公顷土地,用于种植菠萝蜜,产量很高。除了三种著名的研磨咖啡产品外,他还生产“菠萝蜜糖”。参加会议的记者团下榻的Tre Xanh酒店品尝了这种糖果后,纷纷称赞其美味,并决定购买作为礼物。此前,为了制作糖果,雄原企业每公斤新鲜菠萝蜜的采购成本高达3.5万越南盾。
因此,企业决定在农场种植高产菠萝蜜,积极争取原料。戴先生吐露心声:“我想把这种高产菠萝蜜品种带到我们家乡来推广。你看,这个农场才种了三年,施肥正常,但树就已经长得比人头还高了。到第四年,每棵树就能产出好几担菠萝蜜!”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平均每公顷土地种植220棵树,这个农场就能产出数千吨菠萝蜜。这些菠萝蜜被加工成成品,与咖啡一起出口。“雄原”牌咖啡在荣市已经有经销商了,但这种香脆可口的菠萝蜜糖,以及这种高产高效的菠萝蜜新品种,在农村还不为很多人所知。
来此经商的义安人仍然擅长种植农作物、家庭式饲养牲畜以及混合经营。武文黎先生(来自演州县演新乡)就是典型的务农者。他拥有一个农场,饲养着几十头猪和数百只鹌鹑。如今,他凭借土地和牲畜,经营着两家“天泰”品牌餐厅,为数十名家乡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第二天下午,会议代表团来到了珠峰橡胶公司。该公司行政官员陈春剑先生介绍说:“来自西孝乡义丹村的武明山同志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现任清平农场的经理。”
见到武明山时,他说:他八年级时跟随父亲来到多乐省,和许多学弟学妹一起。在高原,他考入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到嘉莱工作。他被珠峰橡胶农场指派为二队队长。1987年,他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后来成为段吉农场的经理。段吉农场是珠峰集团旗下企业。段吉农场拥有300公顷橡胶树,产量一直很高。他秉承“根深蒂固,根基牢固”的理念,积极招募嘉莱族工人加入他的团队。2010年,他调任清平农场经理,该农场规模比段吉农场更大(清平农场有500名工人,经营1000多公顷橡胶树,下设5个生产队,分布在3个乡)。该农场平均每公顷产出 1.8 吨干乳胶。
我还见到了文化部部长潘春武,他是安城县公清乡人。之后,我见到了演泰军(Dien Chau)的陈文阳中校,他现任第15军军事部部长。第15军驻扎在广平南部至嘉莱地区,管理和开发着3.6万多公顷橡胶林和710公顷咖啡林……我很钦佩他,一个取得了成就的年轻人。他摆摆手,笑着说:“没什么,我们家乡有一位武文阮同志,他现在是上校,732连的连长。这个连的兵力相当于一个师。2003年,党和国家授予第十五军革新时期英雄单位称号。总队所属的7A连、75连和阮先生担任连长的732连三个单位也获得了这一崇高的称号。我们乂人常说,这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尤其是当我们知道阮同志从解放军战士、列兵、二等兵成长起来的时候……”
告别嘉莱高原,我更加为远赴异乡打工的家乡儿女感到骄傲。这个春节,每个村子里都有外出打工的孩子,与家人团聚。那些“带钟敲异乡”的儿女,也将回到家乡,永远想念家乡。
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