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 Tra Lan 地区

DNUM_AEZAGZCABE 09:00

(邦欣)——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亮点,但昆强县总体上仍然是一个贫困山区,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是贫困户。昆强县需要依托自身潜力和优势,实现经济突破。这也是省委书记胡德福五月底在昆强县视察时指出的问题。

在时间的长河中,昆强这片土地被历史“选中”,成为见证和记录保卫祖国、民族复兴的英雄事迹的宝地。英雄的过去是一代又一代昆强人民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努力建设祖国、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基石和动力。事实上,昆强正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在诸多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改善着人民的生活。

例如,我有幸随省委书记代表团来到安溪公社吐村,该村有143户623口人。该村生产用地面积仅有58公顷,其中水稻13公顷,茶叶36公顷,还有一些蔬菜种植。长期以来,由于气候条件、生产习惯以及一部分人的等待和依赖心理,村民们不懂得如何激发土地的潜力,生活遇到很多困难。据该村统计,2010年贫困户占总户数的55%。在落实新农村建设方案过程中,村党支部召开会议,下达专题决议,从19项标准中确定4项作为重点抓手,其中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


土村党支部书记梁廷乔同志向省委书记和工作代表团表示:“我们决心,要战胜贫困这个‘敌人’,就必须在每个人的自觉性上战胜等待和依靠人的‘敌人’。因此,干部和党员要率先垂范,带头落实,带动群众集中力量搞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土村的优势在于,28名党支部党员中有21名是各部门的干部,住在自己家,必要时可以向这些党员交流学习生产经验。” 在上述参与下,土村群众积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集约化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事实证明,从2010年至今,土村的经济增长率每年都保持在12-15%左右。人均月收入也达到了83万越南盾。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5.3%,小康家庭比例快速提高。


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也为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标准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其中近年来最为突出的便是乡村道路建设。土村党支部书记向省委书记汇报时,毫不掩饰地自豪地肯定道:“这是一场‘地方革命’。” 因为在动员群众捐献土地、房屋、树木拓宽道路时,许多人说:“我们的土地已经有产权证了,如果被征用,就必须赔偿。” 或者在动员每人捐献15.5万越南盾购买材料时,村委会也收到了许多反对意见,例如:“我们这条路走了大半辈子,还有什么意义!现在这样开车就好了,为什么要修水泥路呢?” 当时,村里的整个政治系统都必须参与其中,特别是前线委员会派出各组直接到那些仍被困住的农户进行动员,模范党员家庭为群众树立了榜样。 “说得让老百姓听得懂,做得让老百姓看得见”的理念最终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和高度评价。“除了国家援助的400吨水泥外,村民们还自掏腰包,投入了2000个工作日修建了这条路,此外,村民们还捐赠了3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数百棵果树、木材和60米长的围栏。多亏了这些,短短时间内,村里就修建了2.2公里符合NTM标准的内部道路。” 乔同志兴奋地补充道。

Làm đường giao thông nông thôn ở xã Lạng Khê (Con Cuông). Ảnh: Phùng Văn Mùi
在 Lang Khe 公社(Con Cuong)修建乡村道路。照片:冯文梅


听取上述情况后,省委书记胡德福对土村的不断创新感到非常高兴。然而,在与土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亲切交谈时,胡德福同志也对土村仍有多达60名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感到担忧。“公社和村领导要研究、思考并找到在家乡发展生产的途径。我们要建立以土地潜力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这样孩子们就不必外出务工了。如果公社或村庄遇到困难,县和省将提供种子、生产工艺和服务方面的支持。”省委书记满怀信心地提出了这项任务。

同样位于安溪,距离土村不远的帕村,多年来,昆强县一直在实施柑橘种植项目。在种子扶持政策的扶持下,帕村村民开垦土地,将荒山野岭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柑橘园,每公顷有望带来数亿越南盾的收入。2009年,唐玉山先生家是首批开垦这片土地的家庭之一。经过一番努力,这片土地没有让人失望,如今,在总面积1.5公顷的土地上,他家已经种植了数百棵5年的Van Du柑橘树和2年以上的V2柑橘树。在与省委书记和工作团领导交谈时,孙先生兴奋地说道:“如果精心照料,万寿橙第三年和第四年就能收获。今年,每棵五年生的万寿橙树产果量约为400吨。这样,整个橙园的产量就达到了15-17吨。如果价格保持不变,这家人的收入将超过3亿越南盾。明年,橙园的产量有望达到20-25吨,经济效益将更高。”


发展商业化柑橘种植被昆强县人民委员会视为增加群众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全县目前柑橘种植面积已超过105公顷,其中基础建设期柑橘种植面积近82公顷,商业化柑橘种植面积24公顷,平均单产150公担/公顷,总产量360吨,平均收入4亿越南盾/公顷。但是,柑橘种植区的发展壮大仍面临诸多困难。例如,在帕村,可种植柑橘的土地面积约为200公顷。村民们已开垦种植了约40公顷柑橘。但是,昆强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黄廷俊同志表示,要发展覆盖全区的柑橘种植区,最大的难题仍然是建设包括电力和水在内的基础设施。亲眼目睹帕村柑橘种植区效益的胡德福同志和工作组同志们对这一经济模式赞叹不已。因此,省委书记响应昆强县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建议,直接联系并介绍了一位旱区钻探找水专家到昆强县,解决柑橘种植区灌溉用水难题。

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模式在消除饥饿、减少贫困、提高人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不仅在昆强县,而且在义安省西部各地区成功实施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的核心基础。事实上,开发总自然面积近17.4万公顷的土地潜力,发展林业经济和农林业生产,已成为昆强县2013年实现7.65%经济增长率的重要推动力,高于全省的经济增长率。

地方预算收入也超出省预算的220%,达到近160亿越南盾。然而,从整体来看,昆强县的发展速度尚未达到预期。人民的人均收入有所增加,达到1550万越南盾,但仍然低于全省2400万越南盾的平均水平。2013年该县的贫困率仅从37.83%下降到36.53%,下降了1.3%,低于全国2%的平均减贫率,与全省的总体要求相比进展缓慢。针对上述指标,省委书记指出:“昆强县在经济方面尚未取得突破。该县在确定重点苗头和复制经济模式方面仍存在困惑。”

昆强县委书记魏春甲同志也认为这是昆强县的一个弱点。他在与省代表团的工作会议上坦诚:“作物结构调整和集约化投资以实现耕地价值的实施率仍然很低。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很少,而且没有得到广泛复制。”昆强县的报告显示,2014年前5个月,昆强县仅建成了3个贵鸭养殖模式、1个山羊养殖模式、1个结合沼气池建设的商品猪养殖模式和1个集约化水稻种植模式。为了给该县带来突破,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丁越红同志建议:“昆强县需重点推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和复制多种经济发展模式。此外,该县注重发展基于森林潜力的社区旅游,特别是以布玛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西义安生物圈保护区。


谈及昆强县的扶贫方向时,省委书记强调:“通过经济模式,国家的政策能够直接落实到户,这是消除饥饿、减少贫困、最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在义安省西部的扶贫战略中,该省采取了许多同步措施,其中有效实施经济模式已被证明是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近年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步伐。因此,昆强县必须依托其广阔的土地潜力,规划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适宜的原料林,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在此过程中,该县必须积极研究和试验新的苗木品种,建立示范点,引导群众。为此,县领导必须积极主动,必须与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合作,引进新品种。同志们必须关心,如果他们不担心,不努力,就找不到发展经济的出路。省委书记还要求该县发展与市场相关的森林种植,并注重挖掘生态旅游的潜力。


孔强认为,这片土地是释放义安省西部发展潜力的关键。希望通过有效挖掘其固有潜力,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茶兰能够被唤醒,成为整个义安省西南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驱动力。


清维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唤醒 Tra Lan 地区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