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海孟

March 8, 2013 21:27

“胡伯伯给朱辉文海孟同志起了个外号(政治强,军事强)。这说明党和国家对他的德行、才干以及对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武元甲大将,朱辉文将军家属吊唁簿)。第一部分:烈火见真金

(Baonghean)“胡伯伯给朱辉文海孟同志起了个外号(政治强,军事强)。这说明党和国家对他的美德、才干以及对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武元甲大将,朱辉文将军家属吊唁簿留言簿)。

第一课 火能检验黄金



朱辉曼将军

朱辉敏将军,本名朱文耀,1913年3月17日出生于兴原县安长县安琉乡(现荣市兴化乡)。上世纪20年代末和下半叶,他的家乡土地酸咸,田野纵横,水渠纵横,道路崎岖。四分之三的土地被地主占有,人们主要以雇工为主,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活十分贫困,村里年轻人大多目不识丁。数百人不得不在荣市的工厂里打工,过着“瓜皮”过着“椰皮”的日子。在农村,他们饱受地主的欺压和剥削,生活无着落;在工厂,他们被断粮,遭受各种酷刑。他们的仇恨和反抗意志日益增强。因此,新越党和革命青年协会的上一代共产党员选择安琉作为他们的发祥地和根据地。“东北印度支那荣市-边水农村共产党”(简称禄多、安勇、德盛党支部)——义安省首批五个共产主义支部之一,也是兴原省唯一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支部——诞生于此,并非偶然。青年朱辉敏和一群在荣市、边水县工厂当搬运工的乡村男孩,心中的激动与兴奋日益高涨,渴望为推翻沿袭苏俄路线的封建殖民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党委书记黄仲智委托,朱辉敏组织群众集会游行,为迷惑敌人,他选择在蚯蚓出没的夜晚(每逢月中月末,人们都会成群结队地去抓蚯蚓)。1929年10月29日夜至30日凌晨(农历),中午之前,安琉村村民“出抓蚯蚓”。与以往抓蚯蚓不同的是,这次村民们按照朱辉敏的指示,聚集在富寺聆听讲话。随后,村民们分成两组,一组由朱辉敏带领前往安邑村(木村),另一组由朱文梅带领前往安乐村(江村)。游行队伍一边行走,一边高呼“驱逐法帝国主义和南朝封建王朝”、“搞土地革命”、“拥护俄苏”、“工农团结起来争取权利”等口号……

在黄仲治同志的带领下,朱辉敏召集了一批同龄的朋友,成立了村童会。村童会到荣市、滨水等地当工人,负责联络、传递文件和传单,分发给邻近的公社,并秘密准备棍棒、长矛和戟,保护群众与地主进行斗争。安琉夜间抓蚯蚓集会和游行的胜利,鼓舞了兴原的群众运动。那一夜之后,兴原许多公社都爆发了集会和游行。兴原县长惊慌失措,地方地主不得不做出让步。1930年4月19日,滨水火柴厂400多名工人举行集会,要求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时间,并禁止殴打和侮辱工人。朱辉敏和安禄村少年协会的朋友们一起担任搬运工,参加了游行。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朱辉敏和村联谊会的朋友们发动安禄村群众参加荣市—滨水工人国际劳动节集会。1930年5月1日凌晨4点,数百名安禄村人聚集在荣市—会门路4公里处,准备向荣市进发。安长社社长、雄原县长直接指挥士兵向手无寸铁的抗议者疯狂扫射,数十人倒下。朱辉敏既担心伤员的抢救,又担心死者的安葬,革命生涯中,他的身上第一次沾满了人民、战友、队友的鲜血。

1930年9月10日,安禄党支部接纳了朱辉敏同志。后来,他吐露心声:看着红旗,他想起了1930年5月1日,家乡人民洒下的鲜血。这笔血债,他该如何偿还呢?!

支部交给朱辉敏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安禄群众参加1930年9月12日兴原县全县群众大会。虽然朱辉敏还很年轻(不满18岁),但经过重重考验,他赢得了安禄群众的信任。他和村童会的朋友们,如陈辉智、陈玄、陈禄、杨居、丁柱……一起前来动员,大家热情参与。1930年9月12日凌晨4点,安禄镇上鼓声、锣声、号声震天动地。500多名老少男女老少聚集在安勇坝穆诺伊,准备向滨水进发。敌人用飞机、炸弹和火炮对这场示威游行进行残酷镇压。数十人倒下。为稳定思想形势,当天下午,朱辉敏按照党支部指示,组织公社群众到光圣寺煽动仇恨,鼓动大家到德卡去祭奠上午牺牲的雄原同志和同胞。

血与火中,工农苏维埃诞生了。安禄红色农民协会选举陈轲为公社书记,朱辉敏和陈王为赤卫队(红色自卫队)队长。为了巩固群众的信任,朱辉敏领导的安禄红色自卫队包围了丁全副队长和丁宣村长的住所,迫使他们辞去职务,并将书籍和铜印交给农民协会……

面对敌人的穷追猛打,1931年7月,朱辉敏奉命迎接中部区委两位领导人阮利(归义)、朱文边和党委印刷所前往安禄。朱辉敏巧妙地变换地点,有时在楹木,有时在隆朝,有时在青光寺……利用人民作为保护和供给的城墙,在敌人腹地,确保党委领导人的安全。一系列党的文件和传单仍然从这里印制,分发到各地,以巩固党,增强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没有被揭露并留在祖国的党员,朱辉敏在1932年底成功恢复了安禄党支部。在1932年11月的支部代表大会上,他被推选为红色自卫军书记兼司令员。面对敌人的凶猛报复,安禄县党支部书记朱辉敏秉持“单一路线、团结一致”的方针,保存了势力,发展了新党员,控制了民众,并与兴原省委保持了联系。安禄县的外部运动暂时平息,但内部却沸腾起来……

1933年,形势出现诸多有利变化,许多被关押三年的同志获释。书记朱辉敏抓住机遇,提出方针:将斗争方式由秘密斗争转变为半公开、半合法斗争,争取收回“土田”(由于税收不足而被暂时没收的当地人民的土地),减少不合理的赋税。

1935年10月,朱辉敏应省委邀请,在吉陈(宜禄)省委扩大会议上汇报发动群众合法斗争的经验。其中关于坚持群众、坚持青年核心、建设安禄党支部的经验,被省委在全省广泛传扬。

1936年9月29日,法国人民阵线胜利后,义安省委在广治(荣市)召开印度支那代表大会。朱辉敏是大会正式代表。大会结束后,省委常委交给他两项任务:一是组织动员安琉、安勇、禄多等地大批群众,迎接来视察越南局势的法国人民阵线代表戈达(Goda);二是为省委建立联系,恢复在长氏铁路厂和火柴厂(荣市)的党支部。

凭借他的智慧和信任,安禄党支部动员了数千名来自安禄、安勇和禄多的群众来到荣市欢迎合达。正是由于这股强大的力量,工厂老板才不得不敞开大门,让工人与合达联系,揭露了封建殖民主义者压迫、剥削和羞辱工人的真面目。朱辉敏也通过欢迎合达的集会,联系上了两家工厂的一批骨干工人,传递了省委的文件、党报、传单和决议,并发展了新的党员。正因如此,1937年初,长氏铁道厂和火柴厂的党支部得以恢复。

安禄县委书记朱辉敏借助法国人民阵线的影响,公开组织行会,每个行会通常有1-2名党员。其中最突出的是“市集人民协会”,吸引了大批来自荣市、滨水县、宜禄县和宜春县的女商贩。尽管朱辉敏巧妙地伪装自己,他仍然遭到法国特务的盯梢。1937年2月,当他在宜春县(河静省)组织一群安禄县青年踢足球时,村里的巡视员派士兵将他逮捕并押送至兴原县。由于他善于战斗,在被拘留和殴打了一周后,他们不得不释放朱辉敏。

1937年7月,面对敌人愈演愈烈的白色恐怖,为了保住核心,在兴原省委的指挥下,朱辉曼暂时躲进宜春,假借为进步地主杨统的两个孩子当老师的名义。林江两岸的渔民充当交通兵,向朱辉曼传达安禄的消息,向同志们传达他的指示。虽然朱辉曼在杨统地主家待的时间不长,但他启发了宜春许多进步青年。武玉庆教授(宜春抗联副主席,1945-1946年)就是其中一位红色种子。几个月后,兴原省委派士兵前往宜春,逮捕了朱辉曼,将他押回政府,然后带回安禄软禁……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人民阵线政府垮台,德勒迪上台,残酷镇压印度支那革命。在红原红点,他们无视法律,怀疑任何人,逮捕、审讯、逼供,甚至秘密杀害他们。1939年9月10日,朱辉满被捕并被关押在荣市监狱,在那里他遭受多次毒打,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与狱警争辩说自己被冤枉了。经过20天的关押、殴打和审讯后,狱警将他释放到安禄。朱辉满知道他们是在用他“上钩”作为诱饵,因此工作上更加谨慎,安禄的党组织仍然得以保全。尽管特务包围了他,但他们仍然找不到朱辉满身上的任何漏洞。 1940年3月5日(农历),他们秘密逮捕了朱辉满,并将他押送到荣市监狱,然后又秘密转移到昆嵩监狱……

在狱中,朱辉曼和战友们把监狱变成了学校。敌人的鞭子不仅击垮不了他们的意志,反而把他们培养成了坚定的革命干部。1943年春,在组织的安排下,朱辉曼和广南省的一些战友成功地组织了一次越狱行动。无法返回祖国的朱辉曼与广南省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凝聚力量,发动群众。1945年8月24日,他被选为广南省委常委,是广南省领导群众奋起反抗、夺回政权的四位骨干干部之一。

八月革命成功后,广南省党代表大会选举朱辉敏同志为省委副书记、广南省军事指挥部政治委员会委员。

1945年9月中旬,朱辉敏同志被党任命为C区(越南中北部4省:广南、承天顺化、广治、广平)抗战​​委员会主席,兼任九号公路—沙瓦纳凯方面军政治委员。1945年10月15日,胡志明主席签署法令,在全国设立战区,解散各战区抗战委员会,朱辉敏同志调任第四战区司令员……

(持续)


阮克顺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名将海孟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