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和培养员工以满足工作要求
(巴雍)——干部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各级、各部门、各地方领导和指导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政治任务。2010-2015年任期内,从省到基层各级党委着力做好干部的培养、培训、规划和轮换工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轮换的有效性
珠牙乡是归州县一个特别困难的公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基层干部素质较差,部分公社干部尚未达到专业水平,仍然抱有“随波逐流”的心态。面对这种情况,2014年2月,归州县决定调任区委委员、区青联书记阮春华同志出任珠牙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 |
南吉公社(Nam Dan)在领导和方向上有很多创新,使当地在 2014 年达到了 NTM 标准。 |
克服在新地区和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阮文和同志和集体补充和调整了党委和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条例,同时根据党的条例和章程加强了对干部和党员的管理。通过这些,公社干部和公务员的工作作风、行为举止得到整顿,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与此同时,组织对公社的一些职称和职务进行了改组和整合;对党支部书记、村长和群团负责人队伍的工作能力进行了审查和重新评估,同时更换了不满足任务要求的干部。政治体制得到巩固,公社集中精力解决一些紧迫问题,如建设灌溉系统,确保向该地区所有水稻生产区提供灌溉水;建设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小学;新建和修缮,确保6个村都有社区文化活动室。胡同志凭借自身关系和威望,动员了一批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为贫困户新建住房5栋,修缮住房3栋……谈及走上新岗位一年半的经历,胡同志说:“通过实践,我逐渐成熟,尤其是在管理工作上积累了更多的知识。我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贴近群众、更加贴近群众,通过具体行动理解和体谅群众和基层的困难。”
阮春华同志是7名县级干部之一,他们被调往基层,在管理、运作和转变工作作风方面创造了新特点和重要突破。归州县委组织部部长郎文春同志表示:“在明确轮换目的的基础上,县对干部的能力和专业资格进行评估,制定适合每个干部专业条件、承担工作能力和家庭情况的轮换计划,特别是轮换基层真正需要的干部。干部轮换过程公开、民主地进行,征求需要轮换的组织和个人的意见,然后由县委集体常务委员会决定。”2010-2015年任期内,归州县还从基层轮换了1名同志到县里;从一个公社轮换了4名骨干同志到另一个公社;各部门、办公室和区级单位之间进行了20名同志的内部轮换。卫生和教育部门内部也轮换了管理人员和教师,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做出了贡献;增加了社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医生数量,为做好人民保健工作做出了贡献。
![]() |
荣市义德乡土地和建设官员讨论工作。 |
在杜良县,干部轮换工作与规划工作、评估和评论相结合,贴近班子实际情况和每个地方、单位的任务要求。据此,5年来,该县对74名公社级专业公务员进行了公社内部横向轮换和内部轮换。该县还对27名担任县委、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和县级组织之间机关的内部轮换进行了安排,重点安排了担任县长或副县长5年以上的干部,将横向轮换和按培训地址轮换相结合。县干部在各公社、镇(县领导班子规划对象)担任重要职务的轮换包括7名同志,其中洪山和美山公社的同志同时担任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和党委书记。已将6名基层骨干和专业公务员调往县级机关任职。值得一提的是,杜良县已将6名基层骨干干部从一个乡调往另一个乡担任同等职务,其中包括2名乡党委书记、2名副书记、2名副党委书记兼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阮国水同志原任多山公社党委书记,自2014年4月起调任琉山公社党委书记。这并不是一个新职位,但面对新的环境和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阮国水同志克服困难,深入基层,密切跟踪工作,牢牢掌握地方干部的工作方法和作风,以便能够适应和适当调整。重要且具有长远效果的是,他在各部门、科室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统一和一致的工作关系。同时,通过每月例会建立了公社党委与各党委之间的双向关系,党委可以向基层通报和传达党委的政策,基层也可以反映党委提出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阮国水同志说:“调动以后,除了在当地学习新东西,也要努力创新,展现自己,因为毕竟在原来的单位,身边都是亲人,多少会感到安心和满足。”
杜良县委书记张鸿福同志说:干部轮换是一项正确且十分必要的政策。如果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并给予关心和密切支持,无论何种类型的干部轮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和实际效果。近年来,杜良县干部轮换工作实践表明,大多数轮换干部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升了各自的角色和职责,赢得了干部和人民的信任。轮换和调动的干部都更加成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拥有更加全面的领导指导观点、视角和方法,克服了地方封闭的状况,更好地开展了干部的考核、规划、培训、培养、使用和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
据省委组织委员会统计,2010-2015年任期内,落实中央政治局第11-NQ/TU号决议、省委关于领导干部轮换工作的第14-NQ/TU号决议,各级党委共有68名省委领导干部从省调往区(28名干部)、从区及省直单位调往其他单位(24名干部)、从一个部门调往另一个部门(16名干部)。省直各部门、行业、部门共计376人从内部单位、各部门、行业调往基层、从一个行业调往另一个行业、从一个区调往另一个区。各区、市、镇共计调动707人,其中413人在区级内部调动; 102名干部从区调往乡,79名干部从乡调往区,10名干部从乡调往乡。尽管调动干部人数众多,但由于遵循正确的程序和规定,特别是克服了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上在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在全党和政治系统内凝聚了高度共识,促进了党内团结和民主,为推动全省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
员工培训创新
在干部轮换培训工作的同时,全省各级党委也把干部培训培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鉴于在领导、指导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2010-2015年任期内,昆强县安溪公社重点在规划区培训培养干部。具体而言,全社有8名干部完成大学教育,其中农业大学6名、法学院2名;行政中级课程学习者4名;政治中级课程学习者8名。安溪公社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魏文斗同志表示:截至目前,专业干部和公社级公务员队伍中100%拥有相关工作领域的大学学历。最显著的效果是,农业主管官员毕业后更加注重指导有序生产,一些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以橘子树为例,上一届全乡只有12公顷橘子树,而本届由于正确运用种植和养护技术程序,全乡橘子树面积已达93公顷,其中25公顷用于商业种植(预计2016年将达到40公顷),年净利润达3亿越南盾/公顷。除橘子树外,安溪乡还投资茶树进行更集约化的种植,有助于将产量从80-120公担/公顷提高到180公担/公顷......魏文斗同志还补充说,过去有关种植和饲养动物的科学技术转让的培训课程都是由县官员邀请的,但现在公社的农业官员正在积极安排培训课程。
与此同时,奉溪、茂德、周溪、朗溪……等乡也十分重视干部培训培养工作。昆强县委组织部长阮文察同志表示:“根据对干部、公务员现状的总结,各级党委已制定干部计划,与2010-2015年整个任期及每年的干部培训培养计划相衔接。”同时,县委常委会还指示有关部门、分支机构为民族地区干部、党员、党委、党支部举办培训班;与荣大学、省政治学校保持配合,逐步规范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干部队伍。得益于此,社级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素质得到提高,符合社级干部和公务员标准率达100%。其中,311名干部中,157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311名干部中,153人具有中级政治资格。通过培训,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作风发生了积极转变,更加有效地履行了任务,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后备干部,满足了干部规划和干部选拔任用的要求。
2010-2015年任期内,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2012年3月15日第08/NQ-TU号决议《关于2011-2020年期间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省委常委会《2012-2020年期间义安省领导干部培养项目》、2013年7月8日第4288/QD-TU号条例《关于义安省领导干部培训和知识更新制度》等文件,将各项决议和项目具体化,注重领导和指导,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因此,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2011年至今,全省共有9名干部获得博士学位;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历293人,本科学历5666人,大中专学历2765人。全省还选派1217人参加高级政治培训,6591人参加中级政治培训。全省开办干部培训班180个,参加培训的干部、公务员23090人次,参加中央举办的培训班、出国留学的干部近300人次。从省内到基层,各级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明显提高,政治体制质量向好转变,内部团结更加巩固,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行政体制改革和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干部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领导和指导各级、各部门、各地方政治任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廉洁坚强的党组织、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是提高从省到基层各级政治体系质量的重要支点,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有助于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保持全面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是,为有效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义安省的第26号决议,将义安省建设成为中北部地区中心城市,落实2015-2020年任期各级党代会决议,必须有所突破,其中组织和干部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和创新干部工作,注重干部的培养、培训、规划和轮换,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做出积极贡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