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第71号决议的目标:需要决心、资源和突破性方法。
关于教育和培训发展突破的第71-NQ/TW号决议(第71号决议)为高等教育发展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度的政治决心,以及具体的资源和突破性的方法。
目标是跻身世界排名
第71号决议设定目标,到2035年,至少有两所高等教育机构在多个领域跻身世界前100强大学之列(根据权威国际排名);到2045年,至少有五所高等教育机构在多个领域跻身世界前100强大学之列(根据权威国际排名)。胡志明市独立教育专家阮炳庆先生认为,这些目标完全合理。
此外,一些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基于现有因素,对越南到2045年跻身全球GDP规模前20强经济体的前景做出了乐观预测。因此,阮炳庆先生认为,到2045年“越南拥有现代化、公平、高质量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跻身世界前20强”的目标也是合理的。

“到 2045 年,越南经济将发展成为发达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约 2 万亿至 2.5 万亿美元(是现在的 4 至 5 倍),人均年收入将达到约 2 万美元(高于今天的马来西亚),届时越南必将拥有巨大的资源投资于教育发展,尤其是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研究协会、QS 等排名中跻身世界前 100 名的研究型大学”,阮炳庆先生进一步分析道。
从较为谨慎的角度来看,越南国立大学排名研究团队成员阮荣山先生评论说,上述目标并非不可能实现,但实现起来也极具挑战性。
阮荣山先生解释说,目前越南有几所大学位列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和亚洲前200(包括两所国立大学、维新大学和孙德胜大学)。然而,数量仍然较少,排名也不稳定,大多数大学仍处于世界801-1000名或亚洲301-500名的区间。要从目前的排名提升到亚洲前200和世界前100,需要大学自身和国家进行全面、同步的改革和巨额投资。
越南大学在发展速度、党和国家的新扶持政策以及日益深入的国际融合趋势方面具有优势;但我们的起点仍然很低。
阮荣山先生具体分享了越南高等教育在实现跻身世界前列的目标时所面临的困难,他提出了四个方面:财政和设施;人力资源;大学管理;学术文化和融合。
在资金和设施方面:权威的国际排名(QS、THE、ARWU)均高度重视国际出版物、引用、研究成果和研发投入等指标。然而,越南高等教育和科研的预算支出仍然有限,仅占GDP的0.4%至0.5%左右,远低于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所在国。实验室基础设施、电子图书馆和科研数据仍然匮乏且不同步。
就人力资源而言:与国际标准相比,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比例仍然较低;收入和报酬机制不够有吸引力,无法吸引国内外人才;外语能力和国际发表能力仍然有限,导致国际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不够强。
关于大学治理:大学自主权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财政、组织和人事方面存在诸多限制;治理机制尚未达到国际标准(校务委员会运作形式化,缺乏真正的自主权);没有明确的长期战略来参与国际排名,许多学校尚未准备好公开披露数据。
关于学术文化与融合:国际出版文化和科研精神尚未真正广泛传播;国际合作虽已发展,但不可持续,在科研、联合教学和联合出版方面缺乏深层次联系;国际标准培训项目、双学位和学生交流项目竞争力不足。
需要高度的政治决心、特定资源和突破性方法
阮荣山先生表示,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决心,并辅以具体资源和突破性方法,这一目标才能实现。具体而言,为实现第71号决议的目标,教育部门需要同步部署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重点关注投资和体系分层。选择约10所重点国立大学(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河内科技大学、岘港大学、顺化大学、芹苴大学、孙德胜大学、胡志明市经济大学、国民经济大学以及一些实力雄厚的私立大学等)集中投资,建立相关机制,避免投资分散;针对这批高校,制定具体的财务、人事和组织管理机制。

第二,提升团队素质。必须尽快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优先选派他们到世界顶尖大学深造);扩大项目规模,吸引国际学者来越南任教和开展长期研究;改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三,促进国际研究与出版。为此,建立国家科研基金,支持在ISI/Scopus期刊上发表论文;发展跨学科实验室和卓越研究中心;建立科研与企业及实际应用对接机制;对企业投资科研、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给予税收减免……
第四,通过消除大学自主权、科研和商业合作中的行政障碍,革新治理和自主权;使运营数据透明化,做好参与国际排名的准备;在大学治理中应用数字技术。
第五,大力推进国际化,扩大与世界前200所院校的联合培训项目;鼓励讲师和学生的长期交流;吸引国际学生到重点院校就读。
阮炳庆先生认为,目标需要辅以具体的行动方案,以明确指出实施方法并展现实现目标的决心。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跻身世界前100强高等教育机构之列,就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来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我们需要回答的战略问题是:是投资现有大学,还是重组一些顶尖大学,抑或新建大学?我们可以参考美国、中东国家、韩国、新加坡、中国等众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样重要的是,在我们努力跻身世界前100强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大学也会不断进步,力争提升排名。也就是说,在这场竞争中,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既要超越自我,也要避免落后于其他大学和国家。
为了使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排名中快速提升,必须投入大量资源。然而,投资必须基于机构的能力和成就,并以具体数据加以证明。阮炳庆先生强调,不宜指定哪些大学应该获得投资才能跻身世界前100强,而应设定明确的标准,供一些大型大学报名参加。获得预算支持后,学校必须承诺在每个阶段完成具体目标(KPI)。
“跻身世界前20强经济体之列,也需要数量和质量都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和人才。因此,除了增加国际学生人数外,投资建设国内一流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欢迎的举措,”阮炳庆先生进一步强调说。
此外,这位专家还建议设立“国家教育基金”,让全体民众和慈善家都能为实现教育目标贡献力量;或者建立机制,使高等院校能够获得大额拨款,用于发展重点院系和专业;允许慈善家资助建设现代化教学楼、实验室、宿舍等。这些举措有助于快速提升国内高等院校水平,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阮荣山先生表示:“第71号决议设定的目标在当前形势下相当高,但却是必要的,它反映了越南教育体系提升和融合的愿望。这一目标是否可行,取决于政治决心、治理方面的突破、财政投入,尤其取决于各大学学术文化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