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永远需要像金玉先生这样的领导人”
缅怀金玉先生,人民希望看到一支具有为人民而活的意志和创造力的领导团队。
![]() |
前永福省委书记金玉。 |
2019年,正值国家筹备召开各级党代会、迎接越共十三大之际,也是金玉先生逝世40周年。民众缅怀他、缅怀他,并希望国家能够找到与他拥有同样意志的一代领导人,带领国家迈向新时期,这是完全正确的。
前永福省委书记金玉(1917-1979)。他被认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父”(或第十号合同),其观点是“农民必须是自己土地的主人”。
金玉先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墨守成规,不墨守成规。因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农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抬起头来。他们手里有土地,却仍然缺粮。他们按钟声上班,结果生产停滞不前,发展落后,生活艰难,劳动价值越来越低。他时刻担心,思考着作为领导的责任,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单位,如果生产停滞,人民生活困难,他承受不起。
上世纪60年代末,省委书记金玉做出了一个大胆甚至有些鲁莽的决定,将土地承包给农民家庭。这项政策被认为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做法,与中央政府推进合作化的政策背道而驰。金玉先生后来受到了批评,这项计划被迫停止,而金玉先生也愿意向上级承担责任。20多年后,家庭承包制终于在中央政府的第十号决议中得到确认,人们仍然称之为“第十号合同”,并在全国广泛传播。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文化社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阮越柱先生在谈及对已故金玉书记的缅怀和评价时表示,像金玉书记这样的人堪称典范,是当前革新时期不可或缺的领导典范。这种领导典范就是言行一致、贴近实际、尊重每个人。他不仅堪称典范,而且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鼓励和激励下属和人民也这样做。
然而,阮越祝先生认为,我们目前的干部队伍中仍然缺少这样的模范。“要有为人民谋福祉、为共同进步而努力,不考虑个人利益,甚至甘愿承受个人损失的人。显然,金玉先生当时吃过不少亏,因为作为领导者、先驱者,他并不总是能立即得到支持,但为了共同的工作、共同的事业,他愿意放弃个人利益,但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怕吃苦,不怕难。”阮越祝先生分析并肯定,“像金玉先生这样的人才是模范领导人,是党、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领导人。”
为了找到像金玉先生这样的人才,Chuc 先生认为,必要的机制是民主、互相倾听、尊重创造性的意见,特别是在需要选择一位值得领导者的具体工作中。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原副主席、主席团成员杜维常先生希望,在未来的领导班子中,能看到更多像金玉一样的领导人。他们要务实,要深入民心,了解民意,做出对民最有利的决策。
“一位敢于担当的领导人,必须对人民、对党、对国家负责,必须全力以赴。为人民、为国家所做的工作,必然会得到人民和国家的赞赏和认可。金玉就是这样的。” 尚先生评论道。他还表示,永福省委书记的精神和作风,应该激励当今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