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下游的圣地
(Baonghean.vn)—— 大约10到15分钟车程,我们就可以暂时离开喧嚣繁华的荣市,沉浸在广阔而空旷的景色中,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河流和宁静的村庄。那里也被称为圣地。
上山看风景
我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一位内地农村的老师告诉我:“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不妨去兰江下游的兰城-朝屈地区欣赏一下风景,在历史文化的洪流中,你会对家乡有新的认识。”
![]() |
从林青山俯瞰林河下游的风景。摄影:Sach Nguyen |
听从老师的建议,周末有空的时候,我就骑着摩托车去拉姆河路。在这里,一切烦恼和烦恼仿佛都被洗去了,只剩下轻松和平静。
沿着林江路,雄原县的下游,慢慢地走,就能感受到这片宁静祥和的乡村的文化气息。文化体现在文物上,一条不到7公里的路,分布着几十处已列入名录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黄梅寺、清烈寺、黎王寺、林青山等著名景点……
![]() |
林青山历史遗址(Hung Nguyen)。照片:Sach Nguyen |
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历史的遗迹,是文化源头的标志,也是林江下游村落悠久历史的象征。更不用说那些古老的公社房屋、青苔覆盖的瓦顶家庭教堂,以及每一个村名、山名,都烙印着古老的故事和印记,是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
来到蓝城-朝觐地区(现为兴蓝、兴富、兴庆三乡),我经常爬蓝城山。这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曾是明朝入侵军队的据点。近600年前,蓝山起义军在这里集结,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黎利及其将军解放同都城奠定了基础。
每次上山,我常常驻足良久,欣赏远近的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拉姆河左岸蜿蜒的道路和葱郁繁华的村庄。这条路沿着塔拉姆堤坝(又称42号堤坝)延伸,从南丹县出发,经兴原县到达滨水县。如今,它继续延伸至会门县,河水从那里流入大海。
![]() |
从林青山俯瞰林河下游的风景。摄影:Sach Nguyen |
就连那道堤坝,也堪称义安人民防洪的奇迹。一代又一代人致力于修建和维护它,阻挡洪水,让生活始终安宁。堤坝外的村庄也每年都经常被洪水淹没,生活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但世世代代,人们总是做好心理准备,等待洪水上涨的那一天。
登上林青山,放眼远方,群山巍峨,江面如镜,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偶尔,来来往往的船只,为这幅水墨画增添了一抹生机,唤起山水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下山去触摸圣地
下山后,我步行前往该地区最古老的两座寺庙——清烈寺和景黎寺。清烈寺(兴林寺)位于堤坝外,沿河冲积平原上,前方是一条大溪。寺庙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寺院内古树成荫,处处散发着乡村的神圣气息。
![]() |
红林公社 (Hung Nguyen) 清烈寺 (Thanh Liet Temple) 的古老美景。照片:丛健 |
据碑文记载,清烈庙始建于后黎朝,供奉着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神灵。这里供奉的神灵大多与河川流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普唐甘林大德水普普唐、水国同平君、河巴水君、龙王春秋、水静富人(茅水)、龙王春秋德水托、沙海大王黄沙吞、阮标……
从清烈寺下到兴庆,在黎王的祭坛前焚香,我仿佛听到了近600年前军队呐喊助威的声音。兴庆古称朝觐,平定国王黎利曾选择这里作为指挥部,调集粮食、训练士兵,围攻乂安城(建于兰城山上)的明朝侵略者。
朝口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蓝山起义军,捐献粮食,热情参战,怀着同样的决心,要驱逐敌人。正因如此,他们才增强了自身实力,将明朝侵略者逼入绝境,迫使其投降,义安城也随之陷落。后来,黎圣宗下令在朝口地区建造一座寺庙,供奉黎太祖(黎利),名为黎王庙。
黎朝政和年间(1680-1740年),黎海宗在位期间,曾将黎太宗和黎圣宗的神位奉祀于黎王庙。因此,位于朝觐圣地的黎王庙,是供奉三位为民族精神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黎朝贤王神位的地方。
![]() |
南丹县南强乡拉姆河岸边的芦苇田。图片由南丹县供图 |
时间还早,我继续沿着塔兰堤坝逆流而上,穿过燕春桥(Hung Xuan),来到南强地(Nam Dan)。这个季节,河岸边的芦苇荡开满了白色的花朵,那纯洁的白色吸引了许多人离开城市,来此享受片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