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山脉的土地和人民

丛健 January 6, 2018 14:35

(Baonghean.vn)—— 坐落在雄伟的富利山脉旁,世世代代以来,Tien Ky乡(Tan Ky)的Thai Minh村保留着独特的村落风貌,古树成荫,房屋摇曳。来到这里,我们见证着村民们为建设更加繁荣美丽的村庄而展现出的崭新劳动精神。

雨天,通往泰明村的道路变得艰难。然而,这座拥有近170户泰式家庭、文化底蕴浓厚的古老村庄,依然散发着一股奇特的魅力。此时,人们正值甘蔗收割季,道路两旁熙熙攘攘,各种运送物资的车辆川流不息,欢声笑语不绝……

Đường vào bản cổ Thái Minh, xã Tiên Kỳ (Tân Kỳ). Ảnh: Công Kiên
通往Thai Minh古村、Tien Ky公社(Tan Ky)的道路。照片:丛健

太明村的入口大门颇为特别,并非因为它的建筑,而是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门前是一片大湖,夏季荷花和睡莲盛开。门后是一棵古老的榕树,浓荫蔽日。旁边是青苔覆盖的屋顶,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冠下。

门边的那棵榕树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记得具体是哪一年,只有村里最年长的人说,他从小到大都看到过它这个样子。也就是说,这棵榕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见证了这里多少风风雨雨、生生不息的变迁。

罗文明先生是泰明村的一位长者,年近八旬,但头脑依然清晰,几乎记得村里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目前,明先生正在为居住在天琪村的泰族人重建族谱,因为他了解过去七代人的族谱,并从中抽取分支,帮助后代人了解祖先的部分起源……

“尤其是太明村,乃至整个田溪乡,都曾是平定国王黎利麾下蓝山起义军的根据地。起义军从清化沿上路进军,选择在这里收集粮食、训练士兵,以攻占明朝侵略者的茶兰城。” 明先生说道。大约在1423年,也就是近六个世纪前,蓝山起义军进入义安省西部,建立了长期据点,并从那里返回解放升龙。

进军途中,黎利将军率部在波当(今归州县)之战中大获全胜。接下来的目标是攻占茶兰城(今奉溪乡昆强),这是水陆交通要冲,也是敌军重要的军事基地。

黎利选择天祺地区(距城约15公里)作为战略后方,招募士兵,练习武术,并从当地人民那里获得粮食和补给,围攻城中的敌人。

经过两个月的围攻,敌军的补给线被切断,至1424年年底,茶兰城内的敌军陷入饥渴和疾病的困境,明朝将领甘榜率领千人投降。攻占茶兰城后,蓝山起义军继续向下游推进,攻占了一系列敌城,随后北上,解放了升龙城,彻底摆脱了明朝的统治。

田基乡(Tan Ky)居民向黎利国王和蓝山军将领献祭。图片:孔建
攻占茶兰城后,天琪人民在黎利将军建立指挥部所在地普盘山举行了庆祝胜利的庆典。泰国人民用糯米和宰杀的猪做成馍馍,款待军队,表达对军队的感激和爱戴。

自此以后,每逢农历八月二十,太明省的泰族人民仍然保留着“邦索节”(泰语意为“二十日”)的传统。家家户户制作慕课饼,带到普潘山上举行仪式,然后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孩子们则参加抛瓮节;长者们则围坐在一起,对着坛子喝酒,谈天说地。邦索节已成为田溪泰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蕴含着他们美好的个性。

罗文明先生将目光转向富利山脉,继续讲述着:“山上有一个很大的山洞,走一天也走不够。山洞里有一条永不干涸的小溪,55年前,每逢旱季,我就去那里找水,帮助村民们种植庄稼。”

故事发生在1963年,正值大旱之年,溪水干涸,鱼蟹横尸两岸,太明的田地龟裂,烈日炎炎,饥渴的威胁却日益加重。村民们忧心忡忡,多次举行祈雨仪式,祭祀牺牲了不少水牛和奶牛,却依然不见一滴水。村长突然想起听古人说过,在普利村有一条永不干涸的大溪,但前往那里极其危险,道路险恶,野兽出没,更何况还有那些自古流传的恐怖故事。村民们想派人去普利村探寻水源,但前往那里困难重重,要把水带回村里更是难上加难。那么,谁去呢?

一群来自太明村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决定一起去普利村寻找水源,拯救村庄。他们包括:梁文厚(生于1927年)、罗文美(生于1925年)、韦文发(生于1934年)、罗文明(生于1939年)和韦文孝(生于1943年)。

五人大军攀越险峻的山崖,穿梭于灌木丛中,走啊走啊,终于来到了一个山洞。进入山洞,他们打开手电筒,手持刀具,横排成一排,小心翼翼地探寻着每一步。越往深处走,越觉得寒冷。他们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手电筒一照,映出了水面的倒影。走近一看,只见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五人互相拥抱,欢呼雀跃。随后,他们再次顺着溪流前行,走了很远,才看到溪流突然汇入一个深深的山洞,消失了……

旅程持续了三天,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迎接“英雄们”的归来。听闻行程后,村民们商量着如何将山洞里的水引到村里的田地里。大家商定的方案是带上大量的稻草、旧衣服和塑料袋,将流入深洞的水覆盖起来。这项任务就交给了上述五位年轻人。

太明村的“英雄们”们再次出发,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几天后,一条清凉的小溪从石山流淌到太明的田野里,村民们欢呼雀跃,锣鼓笛声回荡在山林间。溪水流淌的洞穴,被村民们命名为莫洞。

Phụ nữ bản Thái Minh, xã Tiên Kỳ (Tân Kỳ) làm gối. Ảnh tư liệu
田祺乡(Tan Ky)太明村的妇女们正在制作枕头。图片由她提供

如今,泰明村的田地依然常年郁郁葱葱,这得益于莫洞水的灌溉,也帮助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此外,甘蔗、玉米、金合欢树以及牲畜家禽的养殖也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收入来源,用于建造房屋和购买生活用品。值得一提的是,泰明村的妇女们仍然传承着传统的织锦工艺,这不仅解决了淡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也有助于传承文化特色。2016年,该村被认定为“织锦工艺村”。
据悉,新岐县正计划将泰明村打造成为社区旅游目的地,其亮点是莫洞景观、织锦工艺以及充满泰国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希望这一构想能够早日实现,让远近的朋友们都能了解泰明村——这座坐落在雄伟的富利山脉旁的古老村庄。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普洛山脉的土地和人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